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倫敦奧運 在理智與激情之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還有七十多天,倫敦奧運便開幕了。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是一件很矚目的盛事,雖然未能前往英國觀賞賽事,但坐在電視機前看世界級比賽,倒也不失為一件樂事。四年前的北京奧運讓世界看見了中國,而今年的倫敦奧運,英國人似乎不怎麼在意他人之眼光,在經濟危機下,他們似乎有意走出一條簡潔、純樸的奧運之路。相對於北京奧運的盛大與成功,倫敦奧委會主席直言,倫敦不需要超過北京,倫敦只要做倫敦就好。所謂的「做倫敦」看似簡單,但能否贏得本土以至世人的讚譽才是關鍵。 ■文:伍麗微 圖:資料圖片

 從申辦奧運到今天,世人對倫敦奧運能否順利進行依然存疑。倫敦之所以能夠打敗巴黎,一躍成為第一個三次舉辦奧運會的城市,主要原因是其將奧運建築之可持續性列入考慮中。倫敦奧委會在場館設計、活動推廣等事宜上,均力求突出奧運會遺留下來的「遺產」將在奧運後作多用途使用,反而提升其價值,惠及全國。能夠將「後奧運」效益列入設計中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主辦城市能否在奧運舉行期間營造出獨特和激動人心的氛圍似乎更值得關注。

奧運成敗乃未知數

 《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 via YouGov)在四月中公布了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只有45%英國民眾對即將舉行的奧運會感興趣。或許英國人天性冷靜,也或許這是第三次的奧運了,倫敦不需依靠奧運顯示大國力量,也不需要藉此證明甚麼,因此他們理智謹慎,沒有被「奧運熱」沖昏頭腦,反而吹毛求疵地審視奧委會的各項工作,大至奧運經費的收支、小至奧運口號,他們都一一提出質疑。

 三度成為奧運東道主,倫敦對於舉辦奧運理應駕輕就熟,然而說來巧合,1908年奧運會因意大利放棄主辦權而讓給倫敦,1948年則因二戰之後各國百廢待舉,只有倫敦申奧,兩次奧運皆間接落在倫敦手上。這次倫敦主動出擊,在一片不叫好的呼聲中,奧委會主席Sebastian Coe出席百日倒數活動時說:「世界的期望很高,倫敦不會令你失望。」而英國外交大臣黑格亦表示:「等奧運結束後,當人們親眼見證這一切是多麼的無與倫比,你們再去問他們是否滿意。」

抱怨之聲不絕於耳

 從古希臘到現代奧運會,奧運似乎不再是純粹的體育競技,也成為各國政治博弈,甚至彰顯國力的舞台,英國自申奧之日起,便強調這是一個屬於人民的奧運會,而種種細節也顯示,倫敦奧運相對來說,確實較為平民化。他們選擇在經濟落後、失業率和犯罪率高企的倫敦東區舉辦奧運,相比起西區別具特色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群,東區則顯得更具生活氣息,一幢幢二戰遺留下來的建築群,隨處可見的移民人口,看似平平無奇的地段,雖然混亂,卻生氣蓬勃。加上奧委會任命曾執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奧斯卡導演鮑伊爾為奧運開幕總導演,平民色彩更趨濃厚。倫敦市長甚至直言,奧運期間官員不再乘坐專車和用專用通道,反而像平民一樣搭乘地鐵遊走不同的場館。

 話雖如此,隨著倫敦奧運的開支不斷增加、票務系統異常混亂等情況出現,民眾不滿之情溢於言表。《衛報》報道指出,奧運主辦城市總會低估運動會的開支,高估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倫敦在申奧之時的預算僅為24億英磅,2007年預算已被提高至93億英磅,而最近英國議會表示,經費開支已達110億英磅,當中還沒有計算公共交通的升級費用。更嚴重的是由於經濟萎縮,不少私人投資者撤資,導致政府要硬生生籌出這筆錢,這意味著納稅人必須自掏腰包負擔奧運費用。《衛報》、《金融時報》等多份英國報章皆撰文直斥這是屬於政客的遊戲。《金融時報》的首席政治評論員菲利普.史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甚至認為,倫敦奧運曾被指是一場活力十足的盛會,現在這些浪漫的情緒都消失殆盡,人民的奧運變成官僚的奧運。今年年初,奧委會甚至從德國引進4000輛寶馬,作為貴賓及官員的交通工具,此舉無疑與英國提倡綠色奧運的宗旨不符,反對之聲此起彼落也是意料之內的事。

口號不夠突出

 倫敦奧委會在奧運倒數一百天時公布2012奧運的口號──「激勵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這也是當年倫敦申辦奧運其中一個核心理念,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體育運動。但很多英國人不滿意這口號,英國《獨立報》指口號與歷屆奧運相比差強人意,尤其比不上北京奧運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而口號似乎也未能反映奧運精神。

 回顧歷屆奧運口號,似乎不難理解英國民眾為何失望。自古以來,奧運會斷斷續續出現過不同的口號,直至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才正式起用口號。二十多年來,有幾個特別經典、特別有意思的口號。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的「永遠的朋友」(Friends for life)深深烙在人們心裡,因為此前的莫斯科、洛杉磯及漢城奧運均受到不同國家杯葛,而巴塞羅那運終於團聚各國,這個口號正正符合奧林匹克中友誼與和平的精神,也回應了世人的期盼,被譽為是最溫馨的口號。而2004年雅典奧運的「歡迎回家」(Welcome Home)則讓人感到無比親切,既包含了雅典奧運會對奧運成員最真摰的歡迎之情,也有現代奧運回歸古希臘之家的喜悅歡騰,意味深長。至於北京奧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則十分大氣,顯現中國崇高的大同精神之餘,也體現奧林匹克團結、和諧等價值觀。

 「激勵一代人」的含義較為狹隘,彷彿只針對英國本土青年人而設計,未能呈現奧運博大的精神意念。

詩意洋溢的奧運會

 大部分英國民眾認為倫敦奧運最終還是可以體現出英國的核心價值,具體是怎樣,則要在奧運會正式開幕後才能下判斷。在此之前,不妨看看英國人如何別出心裁地推廣倫敦奧運。最近全國詩歌日(National Poetry Day)的創建人William Sieghart發起一個名為「Winning Words」的活動,大批英國詩人走上街頭宣傳詩歌,並在奧林匹克公園展示其為2012奧運寫下的詩作。英國詩人卡羅爾.安.達菲在接受《赫芬頓郵報》(Huff Post)採訪時提到,詩歌與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關係密切,藝術、音樂、詩歌更能凸顯奧運會的內涵。

 五首已公布的新詩來自英國當代的大詩人,如蘇格蘭著名詩人約翰.伯恩賽德(John Burnside)的「Bicycling for Ladies」、達菲的「Eton Manor」等,表達詩人對奧運內涵的追求。

 英國各地現正舉辦多個文化、藝術活動,為奧運奏起前奏曲,真正的奧運熱或許才剛剛開始。

相關新聞
平江客棧的文化之旅 (圖)
讓古典走入現代化 (圖)
房間內裝飾物 (圖)
酒店棋牌室 (圖)
平江客棧正廳 (圖)
客棧大床 (圖)
倫敦奧運 在理智與激情之間 (圖)
奧運在英國:倫敦奧運 百年興衰 (圖)
「倫敦大躍進」申奧宣傳畫 (圖)
皇家衛兵組成數字「100」造型 (圖)
奧運主場館「倫敦碗」 (圖)
1948年倫敦奧運宣傳海報 (圖)
百家廊:無力感的體察與思考 (圖)
翠袖 乾坤:天王傳奇
海闊天空:重踏歷史之旅
琴台客聚:遊魂野鬼的劇本
生活語絲:城市化迅速
隨想國:赤柱廣場
獨家風景:怠慢「鄧麗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