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俯瞰奧運場館。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四年一度的普世慶典,在成為商機、政治舞台和旅遊節目前早已高舉世界大同的普世價值,建立了健康的形象。而今時今日的健康形象,必須全面回應美好生活的期望,否則在歌頌人類健美的背後,揭露出不堪入目的社會和環境災害,何其諷刺。
新的遊戲規則
另一方面,大型運動會近年也漸變成大白象的同義詞。短短個多月的奧運及殘奧,龐大的建設和營運消耗了大量的金錢和資源,構成沉重的財政、基建和營運負擔。大量新建的場館和設施在事後往往被丟空、荒廢;比賽前後的對比,場內場外的價值平衡,已成這匯聚全球期盼的盛事的新挑戰。
環保等「額外要求」,令倫敦奧運在全球經濟衰退之下負擔更重,迫使當局反思這龐大的「Business Model」,並提出「可持續」的對策。不讓奧運成為一下子就過的「燃燒」或消費產品,反而更追求細水長流,承上啟下——資源取之有道,投資回報久遠。這比單論環保更全面、更有遠見,並將外界的要求轉化為開拓新路向的機遇。因此倫敦奧運所尋求的可持續發展,是以節約推動創新,以求用更好的方法達成目標。
多角度環保
以硬件而言,奧運場館追求的是「更小、更綠、更透明」,首屈一指的是獲獎無數的室內單車場。它的弧線結構被戲稱為「品客薯片」,有助節省建材,賽道和部分觀眾席設計在基座下,低姿態有助節能也更人性化地融入環境,又以天然採光減少照明耗能,倒斜外牆配合設計巧妙的氣孔,有效控制空氣對流,藉自然風調節場內氣溫。長遠營運的效益由設計階段起已獲重視,大賽時提高溫度以創造佳績,練習時則可關掉觀眾席的暖氣減省成本。奧運的龐大成本不少來自符合比賽規格的設施,即使觀眾稀少的項目也要蝕本舉辦,倫敦的對策就是能屈能伸,幫公園裡的其他場館瘦身,項目完結後會拆除部分觀眾席和設施,調節奧運前後使用量的落差,減少浪費。如主場館可容納八萬人,幾乎沒有其他活動或團體承擔得了,於是在賽後便改裝成六萬人的容量;游泳中心如魔鬼魚停靠在船塢中,用後將會拆除兩翼,是名符其實的金蟬脫殼,擺脫沉重的維護營運開支。
既是史無前例的環保項目,品質管理自然複雜,於是當局研發了BS 8901認證,供所有持份者參考。而審計正是當今環保概念的重要環節,單車場的天然材料,如外牆和賽道採用的木材均取得可持續認證,工業材料如鋼筋水泥則以鐵路運輸,並盡量就近取材以減低碳足跡;小如場館的空調系統的不環保雪種,也被視為污點而要解釋一番。不單是建築材料及方法要審計,起居飲食的指引也幾近吹毛求疵,如交通、廢物都有專門計劃,連水泥上游供應商的生產方式也要節能,無形中消除了外判「髒工作」。
事實上,可持續性不只是符合抽象的標準或標籤,必須落實到訪客伸手可及的層面。大範圍的綠地貫通在奧運村中線,開放式的動物保育區中更有水獺。置身其中先感到被自然環境包圍,然後才是地標和場館,正符合倫敦崇尚無拘無束、珍惜草地,不好壓迫性地標的美學,相信對訪客來說也將會是難忘的愜意經驗。這雖是人工,卻真正與環境結合──奧運不是封閉的烏托邦實驗,而是美好前景的基地。即使運動會結束了,其建設也會從城市空間、業務行情、專業標準與審美各方面繼續推動更合理的人類生活。
造福後人
奧運村的現址就是一片工業荒地,但其遺產就是重振東區。可持續與環保的分別,在於前者重視連貫性,可以化危為機,後者偏向消極無為。本來在經濟不景之下,很容易過分吝嗇而弄得小家子氣,草草了事而浪費機遇,但倫奧另闢蹊徑,將綠色潮流提升為可持續發展,務求以最小的有形投入得到最大的無形益處,促成制度和文化上的創新,並以物質形式流傳後世。
從「環保vs發展」的二元思維來說,倫奧也反映了英人崇尚連貫性的性格,關心盛事如何影響常態;既無絕對的特殊情況,不同的環節層面自然需要互相調節配合,不會以偏概全、不自量力或大石壓死蟹,創新也是意料中事,是為英國式彈性。 ■文:洪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