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特首「受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曾蔭權早前承認失當,向市民及公務員致歉。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由曾蔭權委任的防止及處理潛在利益衝突獨立檢討委員會發表報告,提出36項建議,包括立法增設獨立委員會,審議特首能否接受利益,並建議特首倘未經委員會許可接受利益,包括以過低費用買或租任何物業、接受旅程、酒店等,即觸犯刑事罪行,又認為特首應遵從目前行政會議、政治委任官員及公務員接受飯宴款待的行政指引。

 曾蔭權1日公開向市民道歉……又承諾現屆特區政府將會分短期、中期及長期的方式落實報告書內的建議。  ■節自《擅收利益 特首須坐監》,《香港文匯報》,2012-06-01;《曾蔭權認失當 哽咽再致歉》,《香港文匯報》,2012-06-03

持份者觀點

1. 委員會主席、原特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政治委任官員和公務員收受利益均受《防止賄賂條例》第三條規管,但當局於2008年修改《防止賄賂條例》時,決定第三條不適用於行政長官,並由特首自行決定應否收受利益……特首不應凌駕於規管政治委任官員和公務員的法律之上,尤其特首作為香港最高政治領袖,應樹立優良榜樣,但現行機制上的「根本缺陷」,令特首在收受利益及接受款待問題上「沒有監察,沒有制衡」,是「完全不恰當」的。

2.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增設申報機制有助防止濫用及貪腐行為。

3. 自由黨主席劉健儀:曾蔭權應將所享利益及款待,以折現方式捐贈慈善機構以平息民憤。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說明目前特首申報利益機制的漏洞。

2. 防止及處理潛在利益衝突獨立檢討委員會的報告建議,能否堵塞上題所述的漏洞?為甚麼?

3. 有人說:「香港特區的最高領導人申報利益規管比鄰近地區寬鬆。」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公共衛生:流感夾擊

新聞撮要

 炎夏來臨,香港「反常」受到冬季盛行的禽流感和季節性流感「夾擊」,其中一名從廣州返港的兩歲男童證實感染H5N1禽流感,並併發阻塞性腦水腫,入住深切治療部,情況嚴重。另有一名10個月大女嬰確診感染甲型流感,並出現嚴重肺炎併發症……特區政府2日將流感應變級別由「戒備」提升至「嚴重」,由邊境至社區加強檢測活家禽、清潔及消毒。  ■節自《雙疫夾擊》,《香港文匯報》,2012-06-03

持份者觀點

1. 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男童曾到過廣州海珠區一個活家禽市場,但感染源頭仍在追查中,暫時未發現「人傳人」的跡象,相信大規模爆發的風險不大……現階段無意停止輸入內地活家禽。

2. 廣東省衛生廳發言人馮紹民:男童住在廣州海珠區,附近沒有農場,今次是個別病案,並非爆發疫情。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說明香港特區政府和廣東省衛生廳對男童感染禽流感事件的回應。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分析特區政府應對是次流感疫情措施的利弊。

3. 有人說:「特區政府應立即暫停輸入內地的活家禽。」你對這個說法有何意見?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全球化:中俄強化合作

新聞撮要

 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抵達北京,展開他再度出任總統後的首次訪華行程……中俄將根據國際和地區形勢複雜多變的新特點,重點加強在聯合國、20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及金磚國家框架內的合作,致力於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促進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節自《普京:兩軍共保亞太安全》,《香港文匯報》,2012-06-06

持份者觀點

1. 俄羅斯總統普京:俄羅斯與中國均主張建立公正的國際秩序,聯合所有國家應對現代威脅,如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及全球經濟危機。

2. 中國前駐俄武官、中俄關係史研究會副會長王海運:中俄兩國均是世界大國、新興大國。兩國把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作為根本任務,在發展中面對的問題有許多相似之處。兩國同樣致力於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兩國又均面臨霸權國家的戰略擠壓和戰略遏制。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說明中俄兩國面對哪些共同的經濟、軍事和外交問題。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中俄在維持國際安全上可發揮甚麼作用?試加以討論。

3. 假設你是新興國家領導人,你會配合中俄策略以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嗎?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現代中國:延遲退休

新聞撮要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社部)日前就社會保險關係轉續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問題答覆網友時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人社部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某知名論壇關於這一話題的調查顯示,一日之內有27萬多網民參議討論,超過九成網民對此持反對態度……據了解,目前內地企事業職工的退休年齡,為50歲(女性)至60歲(男性)。  ■節自《人社部倡彈性延領養老金》,《香港文匯報》,2012-06-07

持份者觀點

1. 支持者:延長退休年齡利於進一步開發人力資源,增加退休後收入,也有利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

2. 反對者:當前中國就業形勢總體仍是供大於求,延長退休年齡,勢必會剝奪很多年輕人的飯碗,進一步加劇就業緊張的形勢。如果勞動力人口不能充分就業,同樣會成為負擔人口,會與老年人口「爭奪」社會保障資源。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說明延遲退休年齡的利弊。

2. 當局在推行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時,需要考慮甚麼因素?試舉3項並加以說明。

3. 有人說:「延遲退休年齡會加劇『啃老』現象。」你對這個說法有何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手機賭害

新聞撮要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全健中心」今年2月就賭博行為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來自11間中學的926名中一至中五學生。結果發現,46.5%受訪學生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而受訪學生參與最多的賭博活動以社交賭博為主,如打麻雀和撲克牌,佔33%;其次為含有賭博成分的電子遊戲和六合彩,分別佔27.8%和13.9%。  ■節自《Apps遊戲易累學生染賭癮》,《香港文匯報》,2012-06-04

持份者觀點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全健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不少中學生對社交賭博持寬鬆態度,認為只要不過分沉迷即可接受,變相為參與社交賭博提供藉口,將賭博合理化……現時智能手提電話十分普遍,令青少年更易接觸設有投注服務或有賭博成分的遊戲應用程式……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很重要,青少年的生活圈子較窄,倘家人或朋友沾有不良習慣,加上自制能力稍遜,上癮的風險便會大大提高。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舉例解釋智能手機與青少年染上賭癮的關係。

2. 「不少中學生對社交賭博持寬鬆態度,認為只要不過分沉迷即可接受」反映甚麼價值觀?

3. 試評估家庭教育對防止青少年染上賭癮的重要性。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能源科技與環境:狩獵爭議

新聞撮要

 針對備受關注的「中國是否向外國人重新開放狩獵權」事宜,中國國家林業局表明,外國人要來華進行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標本採集,均要經過國家林業局的批准。據透露,去年引起輿論很大反響的7名美國人申請來中國狩獵事宜,最終沒有成行。  ■節自《回應外國人狩獵權 國家林業局:需申請》,《香港文匯報》,2012-06-05

持份者觀點

1. 中國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總工程師嚴旬:根據中國現行的法律,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如果想獲得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標本,均要經過國家林業局批准。中國人想獲取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標本,可以由省級主管部門來批准;而外國人要申請二級的則需要國家林業局批准。

2. 中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印紅:近年,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大背景下,中國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的雙增長,森林覆蓋率由13.92%增加到20.36%,淨增6.44個百分點,人工林保存面積6,168萬公頃,居世界首位;與此同時,沙化面積由上世紀末的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年均縮減1,717平方公里。

多層次思考

1. 根據上文,舉例說明中國有關狩獵權批准安排的細節。

2. 分析森林資源與野生動物的關係。

3. 有人說:「中國應減慢城市化速度,並禁止狩獵,才能推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你對這個說法有何意見?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特首「受審」 (2012-06-11) (圖)
通識把脈:掌握「圖」與「表」 易處理資料 (2012-06-11)
讀新聞學通識系列二之二 數據分析:醫改複雜 讀數拆解 (2012-06-11) (圖)
資料一:醫管局主要收支賬目(單位:千元) (2012-06-11) (圖)
資料二:醫管局主要收支比例(單位:%) (2012-06-11) (圖)
資料三:醫改諮詢文件 (2012-06-11) (圖)
概念圖:香港公營醫療改革 (2012-06-11) (圖)
法治精神:法官判案 視民意如浮雲 (2012-06-07) (圖)
概念圖:外傭居權案 (2012-06-07) (圖)
經濟博弈:歐美 東亞爭做21世紀一哥 (2012-06-06) (圖)
概念圖:「東亞世紀」崛起 (2012-06-06) (圖)
億民保健:港人連任總幹事 續助世衛醫全球 (2012-06-05) (圖)
概念圖:世界衛生組織 (2012-06-05)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公屋加租 (2012-06-04) (圖)
通識把脈:誰是校園「播菌黑手」? (2012-06-04)
今日香港 + 公共衛生 深讀醫改新聞 發掘「要害問題」 (2012-06-04) (圖)
資料四:《醫院管理局統計報告(2009-2010)》(見下圖) (2012-06-04) (圖)
概念圖:深度閱讀新聞 (2012-06-04) (圖)
居安思危:港競爭力續居首 喜訊背後存隱憂 (2012-06-01) (圖)
概念圖:香港競爭力隱憂 (2012-06-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