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有報道指,市面多種飲品和零食售價不變,但重量及份量「縮水」,變相加價。菠蘿包縮水五分一、糖果10粒減至8粒、1.25公升裝飲品減至1.2公升等等,甚至部分食肆一碗餛飩悄悄地8粒變7粒。內地數年前已出現類似現象,民眾早有反響,稱之為「隱形漲價」。
減量不減價 非常難察覺
所謂「隱形漲價」,是指商家以「減量不減價」方式變相漲價。據報道指,部分廠家不敢公然漲價,於是減少容量或數量,但售價不變。由於減少的份量不多,一般消費者不會察覺這種輕微變化。有廠家在包裝上下工夫,例如把包裝換成不透明,讓消費者看不清包裝內其實沒有裝滿。由於包裝外貌、價錢保持原樣,非常不易被察覺,消費者購買後才知實情,就產生被騙感覺,覺得受欺詐。
律師倡立法 保障消費者
外國部分地方明文規定,要按物品單位重量或數量標價,例如100克飲品賣多少錢,這樣即使包裝不變,但份量減少後,價格也就要相應減低。目前內地有律師認為,「隱形漲價」違反社會公平與市場公正原則,涉嫌價格欺詐;同時影響企業誠信和品牌效應。他們建議考慮立法,列明利用包裝漲價屬「價格違法」,要求廠家在包裝上區別減量商品,以醒目方式告知消費者。
非急需物品 搭單圖促銷
除了「隱形漲價」外,商家尚有另一種吸引消費者手法,就是「隱形消費」。所謂「隱形消費」,是指商家用隱蔽手段出售或變相出售消費者不需要的商品。
「隱形消費」種類很多,例如多買多折扣、買幾送一、發行會員卡、贈送有限制條件優惠券、搭配硬銷滯銷商品、贈送花俏「小禮品」、利用節假日辦促銷活動等等,只為了吸引消費者多花錢。經常有消費者以為佔了便宜,卻多花了「冤枉錢」買一堆非急需物品。
克制購物慾 切忌貪小利
「隱形消費」引誘性更大,有專家建議克制購買慾,只購買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且不貪圖小利,不要為表面「著數」迷惑。 ■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蔣震(語言科學)講座教授鄒嘉彥主持
(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