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縱論香港:香港深層癥結亟待解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15]     我要評論

——香港回歸15年回歸與展望

馬建波 百家戰略智庫理事

 回顧香港走過的15年歷程,「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得以成功實踐。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隨著多次危機的突然降臨,香港經濟也完整演繹了一次次驚心動魄的劇烈波動,香港財富效應與泡沫經濟模式難以根本改觀。究其根源,就是因為香港的政治、經濟和產業、經濟結構,至今仍存在著嚴重制約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深層癥結。新一屆特區政府為構建「大和解、大團結、大發展」的健康政治生態,順利實現「穩中求變」的政制、經濟發展目標,必須逐步化解制約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癥結和矛盾。

多項因素制約香港發展

 首先,香港政治生態日趨複雜,泛政治化影響不斷深化,嚴重阻撓政府施政、政制改革和經濟發展。香港回歸後,在西方某些勢力刻意鼓動和扶持下,香港反對派政治社團迅速滋生,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社會逆流。他們為反對而反對,一切與政治掛u,漠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訴求,不斷分化社會,操弄民意,挑動內耗,宣揚暴力民主,製造混亂。之前的反高鐵、反政改、反預算案、阻撓港珠澳大橋建設和近期連續出現的拉布對抗議員替補機制改革和反對新一屆政府架構重組等行為,大量浪費公帑,推升經濟發展成本,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嚴重阻礙了香港的政制改革和經濟發展。

 第二,缺乏創新進取意識,致使香港產業重建和經濟轉型步伐緩慢。回歸以來的香港一直存在實體產業空洞的格局,傳統經濟優勢如航運、貿易、物流、旅遊和金融業等亦面臨內地擴大開放的激烈競爭,經濟動力和競爭力日漸削弱,香港產業、經濟承受著巨大的升級、轉型壓力。同時,與產業經濟發展相配套的大型基建工程也發展遲緩,如舊啟德機場商務中心規劃改造、西九龍文化中心規劃發展、新界區及前海經濟外延的拓展等,都出現議而難決和蹉跎多年的現象。

 第三,立法會權力過大,存在反對派議員利用立法會條例空間的濫權行為,導致基本法所賦予特區政府的行政主導原則逐漸弱化,政府的架構重組、政策制定、預算執行和施政決策均受到立法會的較大制約。經常出現議案受阻、議而不決或決而難行的局面,既嚴重影響了政府的決策與施政效率,也拖慢香港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的發展進程。

 第四,全球金融危機肆虐,暴露出香港政府金融監管的漏洞,垃圾債券或有毒債券大行其道,多間銀行涉及違規銷售及誤導投資者,致使眾多普通市民損失慘重,對香港金融信心降低。

 第五,香港本地人口自然出生率長期偏低(不足2%),貧富差距懸殊,老齡化問題突出,雙非嬰兒問題困擾,人力資源優勢與市民素質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升。

 由於上述問題已困擾香港多時,給香港政制改革、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帶來嚴重影響。因此,新一屆特區政府為構建「大和解、大團結、大發展」的健康政治生態,順利實現「穩中求變」的政制、經濟發展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逐步化解制約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

解決深層次矛盾 實現「穩中求變」

 首先,特區政府必須盡快推進梁振英提出的「大和解、大團結、大發展」工程,努力營造「穩中求變和改革發展」的良好開局。

 一是應率先實現建制陣營內部的充分「和解」,並逐步發展壯大愛國愛港的建制陣營力量。加強輿論宣傳,凝聚發展共識,並按習近平副主席要求做到「團結和諧、顧局識體,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放棄狹隘小圈子利益之爭,著眼於香港同胞的長遠福祉,共謀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大局」。

 二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曉以大義,統一思想,共謀香港社會的和諧發展。應以包容務實的胸懷,努力團結香港各中間派社團組織和社會各界精英人士,落實特首政綱,推動「穩中求變和改革發展」。

 三是對損害香港政制改革、民主進步和經濟發展,製造社會分化內耗和動亂的行為,應予堅決駁斥和抵制。

 第二,應進一步健全完善特區政府及問責官員廉潔奉公與防貪腐監督條律,構建廉潔高效的施政團隊,努力維護香港「愛國愛港、法治廉潔、社會和諧與自由平等」的核心價值。同時應全面深化政府職能改革,強化基本法所賦予的行政主導原則,建立公務員訓練機制和「小政府、大財政、大市場」的施政理財管理原則,發揮香港在國際金融、科技創新、環保節能、現代服務等領域的產業龍頭優勢,促進兩岸四地經濟融合,盡快制定同內地「十二五」規劃相銜接的本港中長期產業、經濟發展規劃。並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積極研究探索「擴闊稅基、公平稅負和稅網覆蓋」議題,並盡快建立政府財富投資基金,不斷累積擴充經濟發展財力儲備,進一步加大政府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的規劃、發展投入力度。

 第三,應進一步加強特區政府的立法行政改革,為順應香港未來的變革發展的需要,不斷健全完善香港法制、立法會議員資質和審議條例。以維護香港法制尊嚴,淨化立法會政治空氣,提升議會文化素質,杜絕爛仔文化和流氓行為在立法會議事殿堂的滲透蔓延。確保香港立法會的純潔、神聖與效率。

 第四,應不斷加強金融監管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香港金管局、證監會和聯交所的監管職能。並建立監管問責機制,強化分業監管,加強市場風險預警和投資者教育。同時應探索將金管局對政府外匯儲備基金的投資運營職能從監管架構中剝離出來,建立政府財富投資基金,並交由政府專業投資主體負責運營管理,以不斷累積香港經濟發展投入和實施本地區、跨區域、跨行業的多元化、戰略性投資。

 第五,應立足於建立香港資訊科技、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環保節能、國際教育、現代物流、專業服務等優勢產業,積極吸納優秀專業人士和經營管理人才,進一步改善香港人力資源配置結構。同時應充分發揮利用香港獨特的區位和國際化教育資源優勢,以及與眾多國外高校的合作對接優勢,創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學位教育、持續進修教育、專業技能教育,開展國情教育與國學教育,廣泛吸納國際教育人才和周邊區域的學生資源,共同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教育」之都。培養更多、更全面的跨區域、跨市場的技術和經濟管理人才及行政管治人才,以全面開創香港變革發展新局面和順利實現香港經濟的再次騰飛。

相關新聞
下屆新政府助基層 重設扶貧委會 (圖)
旅遊界挺重組有利統籌發展 (圖)
何永謙蔡海偉副局面試 (圖)
范徐麗泰:拉布「阻地球轉」
梁振英:內地辦助港人經商就業 (圖)
聽青年訴求 論「四業」挑戰 (圖)
分享經歷:首次置業買舊樓
即場民調:信心指標全綠
風塵僕僕 (圖)
各界冀新政府開拓新局面 本報辦紀念回歸15周年座談會 (圖)
新界原居民丁權 林鄭倡2029年終結 (圖)
學者質疑交叉演繹缺法理
舊總部西座重建 政府不棄業權 (圖)
政府山關注組以偏概全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旅業篇 (圖)
個人遊增內地客 撐起香港旅遊業 (圖)
激活珠寶零售業 內地貴客佔七成 (圖)
曾憂投資無保障 田少回首嘆過慮 (圖)
訪港內地客 9年增26.4倍 (圖)
縱論香港:香港深層癥結亟待解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