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離任時,國民還可朝他丟銅板;今日蒙蒂下台的話,民眾恐怕連一毛錢也拿不出來。」這是意國報章一幅政治漫畫的嘲諷!
蒙蒂挾「前歐盟競爭專員」光環上台,7個月前臨危受命取代貝老,國民乃至市場一度以為意國有救。大半年過去,意國非但沒脫離險境,反而更深陷歐債泥沼,蒙蒂民望也從去年12月的71%大跌至本月的33%。
作為前歐盟官員,蒙蒂「死穴」在於演說時太過一板一眼;就算對歐債局勢了如指掌,一旦發聲,在群眾眼中卻是另一回事。因此,他雖然成功推出一系列緊縮措施,卻仍無法安撫戰戰兢兢的投資者。蒙蒂政府亦因遲遲未能削減議員薪酬及向企業和高收入人士加稅,廣受批評。
意國債息近日突破6厘關口,儼然踩在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甚至西班牙的老路上。意國最大問題在於龐大國債,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經濟規模較西國還大40%,債務更達1.9萬億歐元(約18.6萬億港元),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0%。
可是,除此之外,意國並未面臨西、希等的難題。意國銀行體系健全,政府稅收自給自足,為何市場始終放不下心?一字記之曰「信」:投資者對意國有偏見,總認為它就是下一塊倒下的骨牌。 ■林嘉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