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遠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一獲各國注資,內地承諾會增資430億美元,安本資產管理董事及中國/香港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鴻耀(見圖)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注資IMF只是短期的振興方式,歐洲仍需要多方面的整合,結構性問題仍然嚴重,市場應該保持謹慎態度。
他表示,歐債危機未有長遠的解決方法前,問題會不斷重演,現時的措施只有短期效用,推出首兩輪量化寬鬆(QE)後亦只有短期反彈,外圍前景不太樂觀,但長遠而言會青睞亞太區市場。雖然受外圍因素影響,亞太區市況低迷,但企業的基本面仍然健全,環境不明朗反而是長遠投資的時機,亞太區市場有投資價值。
滙控受歐銀去槓桿化影響微
希臘選舉完結,姚鴻耀稱,市場在周一未見有穩定跡象,西班牙等大型經濟體仍然是債台高築,短期的穩定性缺乏。而如滙控(0005)這樣的國際銀行,由於實行完善的風險管理,較能避免歐洲銀行的去槓桿化影響,在低迷時期仍然能維持收益。但是,內地的4大銀行則需要繼續觀察,由於內銀的運作較為政治化及敏感,在重組後控管方面仍未有大改善,09年後為配合中央的刺激經濟措施,大額度增加新增貸款,其運作並非為了股東利益,因而會傾向投資企業化的外資銀行。
內地料續推寬鬆措施振經濟
他指出,內地的經濟增長較其他地區為好,預期下半年的企業盈利平均增長8%,除非出現「雷曼時刻」,但可能性應該不大。相信今年A股市場會不錯,市場預期年內會有不少寬鬆措施推出,加上估值反映低增長,市盈率10至11倍的估值合理,現時是長線投資的時機。
他睇好大中華區的內需相關企業,特別指明是商場及收租股,並看好港企而非中資國企,由於港股的估值較中資消費股低,透明度亦較高,所以應該間接切入消費行業的投資,以亞太區的消費股切入內地市場,會有一定保障,有利小股東,而不建議直接投資中資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