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曲阜掠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曲阜孔廟。 網上圖片

王大慶

 走進世界三大聖城之一的曲阜,頓時被她的文化底蘊所感染。這是一座靜謐的古城,沒有現代大都市的繁華喧囂,卻最不缺文化,處處是歲月的轍痕,街道、建築、古樹都散發著一種特別的韻味,馬路的柵欄上也寫滿了「論語」,連空氣中都瀰漫了文化的氣息。

 遊覽這昔日魯國,引起我興趣的還有街頭的人力車,這披著「黃袍」的人力三輪車,古色古香,構造精緻,可並排坐兩人,車伕在乘車者座後踏車,正好與傳統的三輪車反了個向。

 正觀賞著這仿古乘車入神,路邊停著的人力車伕上來套近乎,一口憨憨的山東話,滿臉熱忱的微笑。想想公交車要等候間隔時間又長,坐三輪車雖然價格比公交貴,但一車兩人包遊「三孔」及沿街風景總體還划算,同時也可以實際感受一下當地的民風習俗,不由地便上了車子。

 踏車的是位中年人,坦率地跟我們說些閒話,他說他也姓孔,曲阜這個地方有1/5的人都姓孔,不少人都聲稱是孔夫子多少代多少代子孫,其實真正屬於孔夫子骨肉的並沒有多少人,只是覺得攀附聖人榮耀罷了。因為在曲阜,分為內孔和外孔。內孔才是孔子的直系或旁系的男性後人;而外孔主要是被賣入孔府的僕人、丫鬟,這些人原來並不姓孔,進了孔家後被賜易姓,其血脈也就成為孔氏一族了。他自己就屬於外孔的後人,與孔夫子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對於曲阜的景點以及來由卻了如指掌,可以給我們當導遊。

 車伕一席話頓時拉近了我們與他的距離,於是我們也跟他閒談起來,問及曲阜的三輪車為甚麼是客人坐前面,車伕在後面蹬這個不解的謎團時,車伕說:「禮通天地應、儀誠道自明。曲阜,儒家聖地,禮為先,所以客人當受更高禮遇。況且在乘客後面踏車,不擋乘客視線,可讓客人盡興。」看來孔子之道也深深印在三輪車伕的腦海中了。

 坐著三輪逛曲阜,感覺還真不一樣,沿街牌坊、古巷、方俗、物華盡收眼底,清風拂面,愉悅舒暢。大莊路、大成路、大同路、春秋路、弘道路……一條條跟孔子有關的路從我眼前掠過。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三孔」景點。三孔乃孔廟、孔府和孔林。這是中國唯一規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後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孫墓地於一起的建築群。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三孔景點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孔廟。進入孔廟的那一瞬間,彷彿穿越了時間千年。我心底微微一顫,儒家文化立即在我周圍徐徐散開。廟內規模宏大,但見古柏參天,林蔭蔽日,鳥鳴啾啾,平添一份幽靜和肅穆。信步走上碧水橋,一水橫穿,碧波盈盈,水繞如碧,橋因水得名。跟隨的車伕說,相傳乾隆皇帝當年下江南時,遊孔廟,和珅和紀曉嵐兩大臣陪同,當時,紀曉嵐為討好乾隆皇帝,乾隆上碧水橋時,高呼:步步高陞。下橋時,高呼:代代相傳。乾隆龍心大悅,直讚紀曉嵐機智過人。車伕還真的深諳景點文化,介紹這歷史傳說來活龍活現,又不像別的導遊那麼喋喋不休,只是恰到好處在必需的時候介紹一些必需的景點,餘下的時間只是默默的陪伴著我們,讓我們自己去體會那種無法言傳的感受。

 過碧水橋便進入「弘道門」,「弘道」取「論語」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原意是說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卻不能用道來光大人。此處借「弘道」二字,一是讚揚孔子闡發了堯舜禹湯和文武周公之道,集先聖先王之大成,成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另有一層意思是暗喻人們要想在學問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門,學習孔子的思想學說,才將是前途無量。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也是東方三大殿之一。殿高24.8米,闊45.7米,深24.89米。四周環有28根用整石雕成的龍柱,工藝精湛,造詣很深。殿前廊那10根浮雕的滾龍柱更是世之罕見,每根柱子上2條龍,上下對翔,升騰盤繞,互戲玉珠,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內供奉著五聖十二先哲17尊金像,孔夫子在中央,頭戴十二旒之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持震圭,威嚴肅穆,使人肅然起敬。我凝視著孔子的雕像,心頭不禁懷想古代先哲怎樣在布衣淡飯中提煉治國方略,鍥而不捨的開化躬耕於野的芸芸眾生。你看,一部《論語》,把一個文明古國讀得青絲褪盡又遍地蔥蘢年年歲歲。創立的儒學思想支撐了一個泱泱古國的文化骨骼,張揚的倫理精神融化成一個民族堅韌不拔的人文品格。孔子閃爍著智慧的人生哲理不僅貫穿中國古今文化,同樣也傳播到西方國家,並對西方哲學和文化產生重要影響,全球500多處孔子講學堂,再一次呈現孔子代表的中華文明作為世界文明軸心的燦爛輝煌。

 徜徉在詩禮堂,感受先哲當年教子學詩禮的執著,我的心頭又一次升起對孔老夫子的敬仰之情。而車伕這個時候似乎話多了起來,從《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的格言到《論語.季氏》裡的「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故事,一一數來,其淵博的知識不得不讓人深感欽佩。

 夕陽的餘輝漸漸淡下去,車伕拉著我們來到一家物美價廉的賓館後,終於要跟我們說再見了。念及車伕踏了那麼多路,陪了我們小半天,還額外導遊,給我們說了那麼多人文典故,我給了他30元,誰知他卻堅持按約定收了20元,道聲再見,從容而去。這讓我有些意外,這年頭,哪有顧客主動給小費而不收的呢?

 目送車伕在華燈初上中消逝的背影,我似乎覺得他就是東方聖城的精靈。

相關新聞
狂情 薩拉凱恩的暴烈世界 (圖)
狂情 (圖)
香港大會堂50周年:港督爭辯 議員預言 (圖)
活動推薦:絃談──港台音樂對話 (圖)
活動推薦:劇場空間《坷廬謀殺案》 (圖)
香港上海 無浪都會下的生猛影像 (圖)
影音館:《賤熊30》——友達之詩 (圖)
視事追擊:《Alphas》:《Heroes》花四年都做不到的事 (圖)
影碟別注:《滅口佈局》拳拳到肉 (圖)
百家廊:曲阜掠影 (圖)
翠袖乾坤:千錘百煉
古今談:為何中國在滿清時代急劇墜落?
琴台客聚:新聞工作
杜亦有道:雲吞魔筷
一網打盡:落後的新科技
記憶後書:香港書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