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9%考生達標 四大核心科最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實習記者 林玨瑩)中學文憑試(DSE)成績上周五揭盅,各科成績統計將成為往後學界的重要參考。新制下,DSE考生要在中英數及通識至少取得「3322」才符合升讀大學最低資格,但首屆中文科的達標率只有49%,為四大核心科中最低;反觀舊制下,高考生升大的必修科中化科,合格率卻高達94.3%,兩者相距45.3個百分點,意味中文科成了DSE同學升讀大學的「殺手」!有中文科老師提醒來屆的高中生,應加重中文科的操練,特別是學生表現較弱的「綜合能力考核」及口試。
舊制中化科合格率94.3%
新學制大學收生最低要求為「3322」,突顯出對語文科的重視。資深中學中文科主任蒲葦引述考評局數據指,相比高考中化科94.3%的合格率,文憑試中文達3級達標水平的比率只有49%,可謂「差天共地」。他直言,新制下中文難獲好成績,相關的老師承受很大壓力,各人均希望能幫助學生做好應試準備。
事實上,以全體考生計算,文憑試數學、通識達2級者分別有79%及90.2%,遠高於中文達3級的49%。蒲葦又指,文憑試英文科達3級以上的考生為49.3%,相比高考的69%達E級成績亦明顯較少。不過考評局資料顯示,文憑試英文達標而中文未達標者共有5,948人,較中文達標而英文未達標的5,584人多364人,相信今年核心科目中,因中文科失手而未獲大學取錄的考生會最多。
中學中文科老師鄒穎弦指,文憑試比高考更重視考生思維及分析能力,也講求對中國文化、文學的認知,她建議,文憑試考生應了解考核範疇及考題模式,發揮批判思維作答。
風采中學中文科科主吳偉茵指出,文憑試中文科卷五「綜合能力考核」,要求考生達到「整合拓展」及提出「見解論證」,估計普遍考生於該部分最難得分。不過,她認為高考生經過會考篩選,中化科的合格率相對較高亦屬正常,「始終水平不一樣,難以比較」。
「見解論證」部分最難得分
廠商會中學中文科科主任何慧微則指,文憑試「合格率」的確偏低,認為這是新制的水平參照與舊制的常模參照造成的分別,「因此拉開了3級與2級的百分比。」她表示,相對於會考,文憑試對學生的語文能力要求會有所提高,以配合大學的要求,尤其是綜合能力考核及口試。她又引述參與評核的老師指,「大部分學生口試的程度相若,難給予高分。」
考生擬申全科覆卷「上訴」
文憑試考生關崇謙,4個核心科目的成績為「2452」,只差中文科就符合最低入讀大學資格,本身在校內中文科成績不俗的他,坦言感失望,估計是作文離題或評分準則出現問題所致,故將申請全科覆卷。他表示,獲悉成績後已額外多報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並於聯招改選將高級文憑置前,希望繼續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