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奧運效應不再 體育股難翻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耐克等國際品牌紛紛湧進內地二三線城市,開發中價產品搶客。

——由「更高更快更強」變「更傷更弱更殘」

 倫敦奧運將於本周五(7月27日)開幕,全球體育迷即將欣賞到「更高、更快、更強」的精彩比賽,然而在本港上市的體育用品股,卻紛紛墮入「更傷、更弱、更殘」的怪圈,股價慘不忍睹,與之成為鮮明對比。分析普遍認為,內地體育用品行業正面對本土競爭日趨激烈、海外品牌虎視眈眈的困局,短期內股價仍未見底,即便有奧運因素刺激亦都「炒唔起」,未來將會長時間在底部徘徊。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涂若奔

 2008年借助京奧東風,體育用品行業迎來一輪高速增長期,尤其是「龍頭老大」李寧控股 (2331),在「體操王子」本人親自點燃奧運火炬的光環加持下,股價扶搖直上,於2009年全年大部分時間均維持漲勢,並在2010年年中達到31.95元,逼歷史新高;其他同行也不遑多讓,在同一時期股價至少也有80%的漲幅,其中以安踏(2020)表現最勁,漲幅高逾3倍。整個體育用品板塊可為「雞犬升天」,無論是短線出入的炒家還是長線持有的投資者,均在當時賺得「荷包滿滿」,成為京奧效應的最大受益者。

訂單下跌庫存過高困擾

 然而世易時移,今屆的倫敦奧運恰逢歐債危機不斷惡化、美國經濟疲弱不振,就連中國內地經濟也放緩的困難時期,體育用品公司普遍在「訂單下跌、庫存過高」的逆境中苦苦掙扎。截至上周五,在本港上市的多家體育用品股中,5家股價今年來均大幅下跌,跌幅以安踏為最,累瀉54%;其次則為中國動向(3818)和匹克體育(1968)分別累跌49%和43%。

五體育用品股均大插水

 多數投資者均看淡體育用品板塊,認為即便注入倫奧這支「興奮劑」,該板塊也難以雄起,根本不具備短炒條件。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大中華商業發展部門主管Umang Pabaru表示,內地消費者對倫敦奧運關注度無法與北京奧運相比,不僅因為倫敦與北京存在時差,也因為「北京奧運是在自己家裡舉行,參與感跟倫敦奧運是不一樣的」。

 凱基證券亞洲營運總裁鄺民彬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亦表示,體育板塊仍處於下滑周期,直言投資者對其完全「不感興趣」,不必保持過分憧憬的心態。他稱,首先是因為本屆奧運地點在倫敦,對扎根內地市場的幾大體育用品公司而言,這場盛會未免「太遙遠」,即便要短炒,最多也只有兩三日的效果,相信奧運期間該板塊的整體表現仍會「跑輸大市」。

前景存疑 難吸引投資者

 其次,體育板塊的長遠前景亦成疑。鄺民彬指出,內地市場雖然龐大,但競爭日益激烈,這些體育用品公司近年來發展、擴張的速度過快,存貨量大幅度攀升,而品牌效應卻不增反減,帶來諸多嚴重問題。他估計,倫奧過後該板塊股價未必會繼續大跌,但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仍將在底部橫行,全行業需要進行品牌重塑和重新定位,並加快進行業務重整,如若這些措施收到效果,股價才有望逐步緩慢回升。

李寧安踏齊搶奧運商機

 儘管股價不被市場看好,但體育用品公司仍相當重視奧運商機。李寧本人早前親自站台公司2012年奧運裝備發佈會,提出「見證改變,龍耀倫敦」的主題,宣布為體操、射擊、跳水、乒乓球和羽毛球五大項目提供比賽裝備。安踏也不甘示弱,提出相類似的「龍征倫敦」主題,並為中國國家隊提供領獎服。兩大行業領導者明爭暗鬥,一早展開了賽場之外的商場廝殺。

 內地媒體引述獨立評論人馬崗指出,在奧運營銷上李寧更有經驗,加上安踏提供的是國家隊領獎服,李寧提供的是比賽服,而且是在國人非常關注的五大「金牌隊」比賽中,由於這些項目的特殊性和直播的緣故,宣傳效果上李寧很可能更勝一籌。

相關新聞
男士侍產假 最長放五天 (圖)
發展商千億押注 地價跌樓價難跌 (圖)
中央軍委批覆 三沙設警備區 (圖)
61年最強雨災 京城37人遇難 (圖)
倫奧300億快錢難救英國
動車事故周年 小伊伊漸康復漸開朗 (圖)
「死亡之海」羅布泊鋪通鐵路 (圖)
日議員團擬八月登釣魚島
湖南徹查含致癌物奶粉
門票貴機票貴 穗旅行社冷對「倫奧遊」 (圖)
15歲少年染愛滋 台急推「性警察」 (圖)
梅鐸敗走英美報業 (圖)
勇男為女友擋子彈喪生 (圖)
炒燶股斬傷夫 失常妻墮樓亡 (圖)
今冬禽流更惡 或現本地感染
文憑試中文科成升大殺手
龜速「韋森特」 吹塌樹焗暈人 (圖)
奧運效應不再 體育股難翻身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