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美國最近對中國展開三項攻勢,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軍艦和航空母艦集中到亞洲地區,並且結集包圍中國的軍事組織;對蒙古和東南亞國家展開外交攻勢,輸出民主,說要和日本增加對這些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工業投資,同時美國資本的品牌開始從中國撤退投資,減少對中國的代工訂單,挖中國的經濟牆腳;對中國內部事務加強干涉,推銷顏色革命,支援內地的民運、新疆獨立、西藏獨立的極端組織,企圖利用這些特洛伊木馬從內部瓦解中國。
這些動作,似乎來勢洶洶。實則上反映了美國的內心的虛弱和經濟實力的急劇下降。美國從來看不起亞洲國家,一直把軍力重點部署放在歐洲和中東地區,美國人的哲學就是,控制住生產力最發達的地區和戰略能源地區,就可以稱霸世界。
但是,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使美國陷入了巨大的財政危機之中,美國打不贏,不能不倉皇撤退。巨大的軍費,使美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不得不削減軍事開支。
美國的所謂「重返亞洲」,其實質就是先渲染「中國威脅論」,後說服日本和韓國,以及亞洲國家,「共同對付中國的威脅」。如果這些國家受騙上當,美國的軍艦和部隊就駐紮在這些國家的軍事基地,所有後勤開支和軍事設施開支,都由這些國家承擔,節省大量軍費。更進一步的是,美國要求這些國家更新和添購武器,向美國購買隱形戰鬥機和軍艦,美國的軍火工業立即有大批訂單,大賺亞洲國家的錢。美國基本上不會在亞洲國家身上花費金錢,只會通過大量的工業品不等價交易,通過金融波動,賺取亞洲國家的外匯。明白了這一點,就知道美國人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以進為退。
在經濟上,美國看見中國模式相當成功,美國認為只要截斷了中國勞動密集工業的訂單,中國就有失業問題。
看到美國的外強中乾的實質,中國就會有針對性地進行化解。中國不會被美國的所謂軍事包圍嚇倒,這不過是紙老虎。中國也不會重蹈蘇聯崩潰的覆轍,和美國進行軍事競賽,弄到民窮財盡,人民生活下降,結果,蘇聯人民對於社會主義的崩潰毫不惋惜,讓美國人不費一兵一卒就瓦解了一個大國。中國的傳統智慧,就是周老學說,一於和美國打太極,四両撥千斤,以德服鄰。「德」不是空的,而是實的,這就是中國輸出技術、資金將會幫助東南亞國家走向現代化,幫助和參與鄰國經濟發展,增加鄰國的貿易機會。「德」,就是讓亞洲鄰國的人民得到具體改善生活的利益。中國能夠給予鄰國好處,美國卻千方百計掠奪他們的外匯,要他們陷入戰爭之中。中美的互相角力,誰勝誰敗,已經可以看到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