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Jimmy Sir畫。
上文提及,於七十年代開始為畫戲院廣告牌的姜志名師父(Jimmy Sir)曾說,只要夠地方能放上四塊木板,便能將整幅外牆海報畫出來,每四塊為一個組件,可以畫出需要二百多塊木板才能砌成的大型電影海報。要畫那麼大的「畫」,是如何準確掌握比例的呢?Jimmy Sir解釋說:「畫之前會先看初稿,將整個畫像記在腦中,再拿著稿對比著去畫,整隊人分工合作,初學師的會幫手上底色,為木板刷上淨色及在木板上畫上小格;領班會再分工,有些師傅專門畫字,有些專門畫頭像,學師一段日子的可以畫衫和頭髮,眼睛和鼻一般最難畫,要由大師兄去畫。但整件過程的完成,怎樣確保比例正確,其實很難解釋,那是花上多年時間去練習出來的功夫。」眼睛和鼻為什麼最難畫呢?因為對Jimmy Sir來說,眼睛、手和口都能表達情感,是組成「表情」的重要部分,要透過顏料、圖形和線條去表現人物的表情,要花很多時間去揣摩。「假如第一次畫出來效果不好,便重新再畫。畫眼睛時腦中會想像這眼睛是否能夠『說話』,如果感受不到『它在說甚麼』,即是畫得不夠好,又重新再畫,雖然畫像是死物,但畫眼晴卻恍如一個和畫中人互動的交流過程。」
關於這行業的轉變及至最後消失,Jimmy Sir說:「六、七十年代香港的畫師都由廣東來,他們的畫功主要是畫國畫的技術,落色很薄,用色似墨的顏色,帶著水墨畫的影子。當年對廣告畫的要求不高,基本上只要有一張畫就可以了,後來香港有一批學生放洋學畫西洋畫,回來後找不到工作便入行畫廣告畫,因為他們學的東西可以在這裡得到發揮,而且賺到生計。」這行業曾經養活了不少人,它隨著電影業步向黃金時期亦同時邁向巔峰,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看一場戲只花幾毫子的消費,在當時娛樂選擇不多的香港,看電影確是市民的最佳消閒選擇。在電影業的黃金時代,Jimmy Sir一有空就四處去不同的戲院觀摩其他師父畫的畫,對他而言那不但對他的畫藝大有裨益,而且更是一大娛樂,因為林林總總的人手畫電影海報就好比畫展,令他看得樂此不疲,可惜很多當年Jimmy Sir敬重的大師父,如今已經仙遊。
直至九十年代的某一日,Jimmy Sir到銅鑼灣走了一圈,驀然發現所有戲院廣告牌已經無聲消失。「我看到戲院外牆已經換上印刷的海報,當時心裡有點失落。香港人追求速度,要『平、靚、正』,畫的海報和印刷的速度無法相比,每張小型海報要畫45分鐘,開車走一天戲院才可畫到四至五張。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現在對商人來說,會覺得人手畫的海報很貴,對他們來說只是顏料和畫布的錢,不會考慮人工的無價,會欣賞工匠手藝的人已經很少。」 ■文:金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