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行連環出事 斥圖搶金融中心地位
美國接連指控英國銀行違規,觸怒英國政客!英媒昨爆料,多名英國資深議員譴責美國監管機構拿渣打和滙控「開刀」,認為美方反英的趨勢愈發加深,明顯是要「把生意從倫敦金融城吸引到美國華爾街去」。工黨國會金融委員會成員約翰.曼更提出,由英方主動「公正無私」地調查銀行業,以抗衡「反英」偏見。
英輿論指出,美方接連打擊英國銀行,背後涉及政治考慮,因為美方有靠「莫須有證據」打擊企業的前科。英國的巴克萊、滙控及渣打分別在3個月內連環「出事」,有指美國別有用心,希望藉此打擊英國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令美國銀行業從中得益。
英行不明反洗黑錢即反恐
倫敦市長約翰遜亦警告,紐約監管機構不應為了自身利益而攻擊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一名渣打大股東亦指,事件明顯有政治動機,是一種「銀行業保護主義」。
約翰.曼表示,洗黑錢並非英國獨有,美國的銀行亦然,「美國無數銀行曾捲入毒品案而惹上官非。兩國銀行均該為自身行為負責」。
自美國911恐襲後,美國嚴打洗黑錢,防止恐怖分子獲得資助,但英國銀行不以為然,容易觸犯這反恐「天條」。擔任企業反洗黑錢顧問的戴爾頓稱:「英美對反洗黑錢的見解不同。美國非常重視此事。」渣打指紐約金融服務局(DFS)對洗黑錢的定義「與法律不符」,或許正因雙方見解落差。
美司法部調查渣打
英國《衛報》昨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司法部已跟美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著手調查指控,或向銀行及其管理層提訴。
渣打涉嫌洗黑錢指控,對英國銀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多家國際大行先後出事,嚴重打擊投資者信心。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案、滙控洗黑錢醜聞,加上渣打,一名持大量銀行股的投資者表示,他正考慮拋售所有銀行股。
據特許證券與投資協會(CISI)前日一項非正式調查顯示,在314個受訪金融專業人士中,有2/3認為英國銀行業「可信度低」或「不可信」,只有2%認為「完全可信」。 ■綜合外電消息/《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衛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