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印尼紡織品出口額在過去兩年的年增長率均為20%,發展迅速。
香港文匯報訊 作為1997年金融危機的風暴中心,華爾街日報引述普華永道(PWC)發表報告稱,東南亞國家近年再度崛起並成為經濟增長引擎,投資者不應錯過該地區復甦過程中出現的機遇。
在最近一篇《東南亞虎再次怒吼:這次是真的》報告中,內文陳述直接投資菲律賓、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外商,儘管仍然充滿複雜性和難度,但經濟、政治和投資者友好政策令彼此共同營造一個充滿機遇的成熟環境。作為報告作者之一,普華永道首席經濟學家Harry Broadman直指,上述國家現在已不再是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狀況。
菲律賓增長僅次中國
另一方面,最近工資的上漲讓中國作為出口中心的競爭力下降一檔。為維持現有地位,中國把注意力轉向內陸和農村地區。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首席經濟學家Changyong Rhe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幾年中國內陸將與這些東南亞國家展開競爭。對此,Broadman更稱,機遇不應只注意中國。如菲律賓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6.4%,為經濟增速僅次於中國的亞洲國家。此外,評級公司標準普爾近期亦把菲律賓評級上調至距離投資級只差一檔的水平。
而據彭博社統計數據整理的無風險回報排行榜,截至7月17日的過去3年,在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場中,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新加坡的基準指數回報率在亞太地區排名前列,風險調整回報均高於已開發市場指數。
東盟市場抗跌兼內向
「投資者著眼於較小的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市場並獲得回報,因為更抗跌、更內向型。」高盛駐香港策略師Timothy Moe對外表示,相比北亞的周期性市場,東南亞是更好成長泉源,並預計這種勢頭還將延續。根據東盟網站信息,東盟國家2010年對歐美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為32.9%,遠低於2000年的72.4%。彭博利用中國海關的數據計算,2010年中國對歐美的出口佔比為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