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高漲、貨幣超發的今天,還有誰能幫助中國消費者全面或部分對抗通脹?答案是:電商。
電商們「另類」的商業模式,使得價格戰成為攻城拔寨的首選戰術。通過降價搶佔市場,消耗投資人的錢,然後用市場規模獲取新一輪融資。業務本身不賺錢,但只要能從風投市場圈到錢,遊戲就可以持續。大家之所以不吝於加速燒錢,就是寄望於實現壟斷或上市後快速回本和獲取豐厚回報。
先漲再降 瞞不過消費者
早在幾年前,電商業就爆發過多次價格大戰,今年前七個月價格血拚更未停歇過。不過監測數據顯示,7月全網商品價格環比不降反而上漲1.1%,價格戰呼聲最高的京東商城價格甚至上調了18.5%。而此次號稱「史上最慘烈」的價格戰開戰第一天,就遭遇噓聲一片,電商先漲價再降價的小伎倆,讓消費者感慨,價格戰不過是電商推廣的噱頭。
價格競爭是市場永恆的主題,消費者當然樂見商家讓利,相同的價格戰背後是各大電商不同的企業戰略,京東需要具有攻擊性的降價策略來「刷」銷售額,上市公司當當是被動降價保住市場份額,國美蘇寧則希望在現有銷售渠道的基礎上把握新的商機。不過,電商大佬們或許更加明白,價格戰,最終必然打掉自己的利潤,打掉自己可持續性的經營,也有可能打掉企業的長期規劃,因此不可為短期利益而一味偏信價格戰。而價格戰不過是最初級的競爭形態,價格競爭必然讓渡於服務競爭,企業也必然要轉向對顧客滿意度的提升。■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軼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