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周一滬指造出3年半的新低,其間美股卻逼近4年高位。無可否認現時內地投資者對股市信心之疲弱已超出對經濟軟著陸本身的憂慮,反之一連串新股破發,保薦人對公司沒有充分進行全面盡職審查,以及基金經理老鼠倉等醜聞,已令投資者對於A股市場本身制度產生質疑。這種對制度本身的不信任,已嚴重影響行業生態,長遠更會打擊股市對優化整個國家資源的作用。
筆者認為現時內地首要工作並不是利用社保基金托市或開發新穎投資產品,反而應該從完善本身上市及交易監管制度著手,重建投資者對制度本身的信心。
投資功能演化成投機功能
股票市場本來是股份公司股權融資的市場,通過有效融資、投資,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內地股市的誕生是一種政府驅動下的產物,所以最初股市的定位是為國有企業發展、脫困提供融資服務,股票市場籌集的大量資金並沒有流向最有盈利能力的部門和企業(即國有企業)。所以說內地股市誕生的根本目的是引導國家自己本身應該承擔的風險通過市場化手段轉嫁於廣大投資者,這樣的結果使得股票市場的融資屬性日益增強,投資功能逐步演化成為投機功能,股市定位嚴重扭曲。
證券發行制度不完善,審批制、核准制和保薦制度或多或少地具有較濃的行政色彩,制度設計不合理。由於證券發行審核的不透明和非市場化,最終獲准上市公司未必都是優質資產,影響了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功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亦不健全,公司實際權益人與經營者之間缺乏清楚界定相互利益及權力之關係,故經常出現有公司經營者個人違規或操守問題而直接導致損害公司利益的事件發生。
上市公司組成結構不合理
另外,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合理,大部分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允許上市交易,造成莊家很容易操縱股市;上市公司的組成結構不合理,上市公司絕大多數是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其中大部門又是舊體制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而來;在公司治理結構、生產經營管理上保留著很強的計劃經濟與行政干預的色彩,很多上市公司業績不好和毛利極低。
從監管的角度來看,內地監管機構似乎並沒有對這個本身由政府驅動的股市而微調監管標準及政策。現時大部分內地監管政策皆從外國直接搬字過紙,以創業板的發行制度為例:在供求關係不真實的情況下,就開始市場化詢價,又強行模仿外國保薦加直投的上市模式,結果出現了嚴重的超募現象。另外,監管機構亦過分著重審批權,對保留行政手段干預市場的權力甚為堅持,而且市場的監管局主要限於抑制市場過度投機,而不在於規範市場行為,保護投資者利益。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