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淘大花園連天台單位,以呎價8,257元成交,創屋苑呎價新高;沙田好運中心一房單位以呎價7,175元成交,亦創屋苑呎價新高。新一屆特區政府以主打民生及解決置業困難政綱上台,為何上台月餘,同期本港經濟無突出表現,樓市卻突然有如此利好中小型單位的表現?
以上述淘大花園成交為例,記得沙士期間,同類單位曾低見呎價約1,500元,換句話說,這些年同類單位升值5.5倍。從淘大花園小業主的角度,這是一項平反,從普羅小業主角度看,近期中小型單位甚至二手居屋成交呎價的較大升幅,亦是平反了前些時中小型單位落後於豪宅呎價的升幅,讓小業主分享到樓市升勢的成果。假如這些單位的業主成功放售後,同步在市場買入另一單位,這些連串的成交,亦即是連鎖性的樓換樓行動,便形成利好成交的動力。
短期供應不足 致市場反應過敏
新一屆政府,開宗明義以民生及解決置業困難為政綱,市場理應有一段冷靜期,待新政策全面推出,始作定論是否奏效。近期中小型住宅及二手居屋成交價,出現凌厲的升勢,時間上發生於政府公布明年5,000伙白表可購二手居屋及青年宿舍等之後,即是說市場認為新政策會令上述樓盤供不應求,故此提早入市。現時內地及本港經濟表現強差人意,兼有打擊炒樓的額外印花稅措施,入市的買家以自用為主,急於入市的原因,可能是恐怕明年新政策推出時樓價會被搶高。
筆者一向認為,樓市政策不容易制訂,理由在於香港樓市的市場運作機制靈活而透明度高,樓價反應快速,有時表現過敏。現時價高源於供不應求,特區政府多年沒有在增加長期土地儲備下功夫,近年實施的比如收緊樓按及額外印花稅等,都是以壓抑需求為主,去年開始增售住宅地,但建築期最快要兩、三年,新增住宅單位始能應市。在這段不長不短的等待新增供應面市的期間,任何刺激需求的短期措施,都會引致市場過敏反應,而透過媒體報道,新高的成交亦會引來其他入市者的仿效。
在市場沒有同步同期增加住宅單位供應的情況下,貿然宣布5,000個白表可買二手居屋,等同市場預期明年起突然新增5,000個額外買家,而二手居屋業主售出單位後,可選擇換購私樓,亦可選擇細屋換大屋,賣樓所得款可讓業主有能力這樣做,想入市的買家為怕到措施推出時,樓價會被搶高,不如選擇提早入市,於是原先僅作預告的措施,卻變成激活二手居屋及中小型住宅樓市的措施。
GIC用地改住宅可較快增加供應
相信特區政府肯定會在加強新增供應方面多做功夫,新居屋必定會盡快面世,未上車家庭或許應該耐心等待,未來樓市恢復供求平衡之後,樓價自然不容易大幅飆升。近期規劃署建議把西貢市區附近兩幅「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改作住宅發展,是較快能增加住宅供應的例子。加快步伐把市區內閒置已久的GIC用地,改規劃作住宅發展及配套設施,有利於解決社會對市區住宅的需求及樓價飆升過速等問題。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