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名偵探的守則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林依俐
出版:獨步文化(2010年3月31日)
定價:新台幣260元
東野圭吾的小說不好談,量多自然令焦點模糊了,我嘗試從偵探系列去入手,加賀為刑警,而湯川是教授,最接近本格推理的神探人物,其實只有在「名偵探」系列中登場的天下一大五郎。其實東野對推理小說一向情有獨鍾,接受《本的雜誌》訪問時直指受姊姊愛讀懸疑小說影響,而高校時期認真仔細閱讀的正是小峰元獲江戶川亂步獎(1973)的《阿基米德借刀殺人》。他憶述當時看的不少是江戶川亂步獎的得獎作,而在看過《阿基米德借刀殺人》之後,更著手以半年時間完成了自己第一本的推理小說(《作家的讀書道》,株式會社本的雜誌社,2005)。
對本格推理的情意結
此所以在〈本格推理的救贖—東野圭吾無奈的自白〉中,作者detectiveeva直指天下一大五郎寄託了東野對本格推理的複雜感情。 「本格推理已經不再符合現在的世界了,說句大家不愛聽的話,就是本格推理已經過時了。東野殺死了天下一,告別了本格,在詛咒裡,解放了本格的詛咒,復活了天下一,他捨棄不了本格,忘不掉本格,不敢面對自己最愛的本格而選擇了封印,但是解開了封印的也是他,他將本格永遠保留在心裡,成為自己的遊樂場、自己最後的樂土。」
他認為社會派才是大勢所趨的走向,東野圭吾深明時代變化的流向,無論怎樣也不可逆時代的洪流,於是《名偵探的守則》及《名偵探的詛咒》成了當年向本格推理的告別作。
我卻認為事情可能並非如此簡單,上述兩書均成於1996年,同年完成的加賀恭一郎系列中的《惡意》,基本上也是沿用密室殺人式的設計思路去鋪展而成,甚至內容上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惡意》中探討野野口修指控日高盜用自己作品,從而帶出那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扭曲人性「惡意」,正是《名偵探的守則》中〈意外的兇手——WHODUNIT〉裡對抄襲創作釀成命案橋段的後續新變發展。簡言之,因為有《惡意》的存在,我認為東野圭吾對於結合社會派元素在本格推理的謀篇中,對他這樣的高手來說,應該不會構成太大的壓力。反過來值得一提的,我認為是清涼院流水的衝擊。
推理小說的虛擬世界
東浩紀在《動物化的後現代──從御宅族看日本社會》(講談社出版,2001)中,指出清涼院流水在1996年出版的《COSMIC》,正是以十幾位偵探去解開數十件密室殺人案件的推理小說。而每一位偵探既有令人過目不忘的名字,同時亦有不同的專屬推理手法(由「刃推理」到睡眠推理等),當中破案方式可謂荒唐無稽,可謂把一切本格推理的既定成規徹底推倒及蔑視。《名偵探的守則》中破案的馬虎兒戲,未嘗不是屬於相同氣息的附會戲謔——當然,到最後連大河源番三刑警及天下一都成為殺人兇手的設定,作為「自殺裝置」的設定意圖已經顯明不已了。
東浩紀指出,日本九十年代的推理小說市場之大幅成長,其實並非因對詭計的巧妙十分理解的道地推理小說迷所致,反而是因為讀者「萌」上小說家(如京極夏彥及森博嗣)筆下的人物角色。此所以清涼院流水的人物絕非現實世界的化身,但出現於動漫世界中卻「真實感」滿溢。我認為東野圭吾對以上的流變不可能視而不見,此所以在融會社會派的元素、進一步細緻經營本格推理橋段的考慮外,必然有考慮到從人物魅力出發——即使現實氣息薄弱,但只要於文本的虛擬世界中足以自圓其說生動存活,那便已經屬成功的嘗試,天下一大五郎大抵正是以上構思下的產物。
此舉也教我想起詹宏志在《偵探研究》中的自序所言,他指出我們對刑警又或是偵探小說樂此不疲捧讀下去,十居其九與現實中濫竽充數的馬虎警探無關,可是後者卻屬現實世界的常態實相。此所以偵探小說從一開始便直指向虛構的氣息而發,只不過一切的虛擬伎倆乃從現實中生成挪用,才令其趣味盎然。換句話說,東野對本格推理的拓寬,究其實也屬不忘本質的飲水思源罷了。 ■文:湯禎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