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日須停止單方製造事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是解決中日東海劃界的前提。圖為中國海監船編隊在東海油氣田海域巡航。資料圖片

日出動自衛隊 等同宣戰

 ■記者:最近中日釣魚島之爭不斷升溫,你如何看這一事件的後續發展?

 ■李薇:日本能否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能否停止單方面製造事端,是和平解決釣魚島主權爭端的關鍵。釣魚島主權爭端是目前中日之間最為複雜、敏感的問題。承認爭議共同協商處理,是唯一妥善的辦法。如果任由石原慎太郎等人激化矛盾,中日雙方隨時存在擦槍走火的危險。日本如果動用自衛隊,就意味著對華宣戰,中國理所當然地要做好軍事準備。日美安保條約作為雙邊安排,不應損害第三方的利益。實際上,美國承認釣魚列島存在主權爭議,但並不想捲入爭議。

 ■記者:對釣魚島爭端的解決你有何建議?

 ■李薇:中日之間急需做的是,公開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日本政府近些年公開否定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封死了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的出路,導致中日關係惡化。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對老一代政治家在釣魚島問題上政治默契的背叛,是對中日關係的正常發展設置的障礙。老一代政治家在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上留下政治智慧,日本不應反悔和倒退。只有在承認爭議的前提下,才能建立對釣魚島的共同管控機制;也只有在妥善處理釣魚島問題的前提下,才能順利發展戰略互惠關係,造福於兩國人民。

東海爭議 焦點仍是釣島

 ■記者:在釣魚島問題解決前,中日可否先行解決在東海的海洋權益問題?

 ■李薇:釣魚島問題的妥善解決是中日東海劃界的前提。東海劃界爭議從本質上說不單純是海洋權益爭議,首先是釣魚島主權爭議,其次才是劃界爭議。中方的大陸架自然延伸權利主張受國際法保護。中日東海劃界的爭議焦點是日方否認中方的大陸架劃界權利主張。2008年中方出於善意曾與日方達成共同開發的意向,但日方借此機會進一步否定中方的大陸架自然延伸權利。2008年的經驗證明,在東海劃界問題上,中方不僅要重視外交原則,而且首先應強調自身的法律權利主張。

破釣島僵局 應先正視爭議

 ■記者:中日應如何打破目前東海劃界問題上的僵局,雙方是否可以在東海建立危機管控機制呢?

 ■李薇:中日東海劃界與釣魚島問題同樣,應繼承和遵循老一代政治家「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在否認釣魚島存在爭議的同時,否認曾經同中方達成的默契,同時也否認中國具有主張大陸架自然延伸權利。日本的這些行動不僅導致東海劃界問題更加複雜,也導致東海劃界問題的妥善解決變得更加遙遠。承認存在爭議是建立危機管控共同機制的前提。若想打開僵局,首先,在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的基礎上,可採取共同約定、共同巡航等措施。其次,在上述措施確保釣魚島周邊海域實現穩定狀態的前提下,啟動東海劃界談判,雙方承認對方在國際法上擁有的大陸架自然延伸、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權利主張,就兩個權利主張的重疊區即有爭議的海域協商開展合作項目。

 ■記者:中日關係走出釣魚島爭端低谷還需要多長時間?

 ■李薇:中日兩國在外交安全領域共同面對著複雜和敏感的問題,釣魚島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日關係的焦點。問題的解決取決於日本政府是否承認爭議,承認,則意味著協商解決的可能;否定,則意味著切斷了和平解決的道路。由於釣魚島問題以及與其相關聯的東海劃界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中日之間心理認知和戰略互信關係的建立,心理認知越差,戰略防範越深。中日關係因此處於低谷。走出低谷還需要一段時間,需要日方立即承認爭議,以便雙方在上述敏感問題上搭建協商解決的平台,加快協商解決的步伐。

相關新聞
溫總語默克爾:對解決歐債感擔憂 (圖)
胡總下周赴APEC峰會 隔三月再晤普京 (圖)
中方擲逾270億 購德50架空巴 (圖)
特稿:溫總:人走機制仍繼續
中埃聯合公報 支持巴勒斯坦建國
花絮:默氏訪華團 陣容龐大 (圖)
專訪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 李薇:日本政經皆動盪 民族情緒向右轉 (圖)
李薇簡歷
日對華外交戰略兩面性:安全嚴密防範 經濟深度接觸 (圖)
日須停止單方製造事端 (圖)
中國對外投資存量排名全球13位 (圖)
林毅夫:中國經濟8%增速可持續20年
汪洋稱轉型見效 促優化營商環境
深圳兩地鐵新線獲批
京第一高樓「中國尊」 16年底封頂 (圖)
內地大病醫保10億人受惠 報銷至少五成 (圖)
四川礦難致26死 仍困21人 (圖)
穗越秀區武裝部長涉毆空姐 (圖)
內蒙古區委原副秘書長 白志明二審判死緩
張廣寧公開露面破自殺謠言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