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振英昨日表示,啟德兩幅土地將試行「港人港地」政策。香港文匯報記者彭子文 攝
——「港人港地」落實明春招標 提供1100伙 設30年轉讓限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梁悅琴)針對住宅供不應求,港人難以置業的問題,特首梁振英昨宣布「港人港地」政策正式出爐。明年首季將以招標方式推出首兩幅位於啟德發展區的土地,在賣地條款中規定投得地皮的發展商只可將落成的單位,賣給香港永久居民,在二手市場30年內亦只可售予香港永久居民,共提供約1,100伙。不過,由於地皮不限價又不限呎,單是發展成本已達8,000元一呎,有測量師估計,每伙售價料達800萬元,將變成「有錢佬居屋」。
市場原先預計「港人港地」政策會是調控樓市的「殺手鐧」,將會協助中低收入港人置業,同時最快也會在明年初才推出。然而,觀乎昨日公布的政策內容及市場人士反應,大部分市場人士均認為,有關政策對樓市降溫及上車置業需求的作用成疑,因項目不作首次置業限制,又可以出租予內地客,令投資者有機可乘;以招標形式出售的地皮,因可享郵輪碼頭無敵靚海景,在價高者得原則下,樓價易受地價拉升。
不可用公司名義購買
再者,即使加入了「港人港地」限制條款作估值,樓面地價仍達5,000元一呎,連建築費保守估計每呎成本達8,000元,以兩地共87萬呎可建樓面、1,100伙計算,每伙平均面積達790呎,日後每伙售價將達800萬元,並非一般家庭可以負擔。(詳見另稿)
梁振英昨指出,首兩幅地皮會以「先導計劃」形式推出,物業落成後只可賣給香港永久居民,在二手市場30年內亦只可售予香港永久居民,亦不可以公司名義來購買。他稱,由於不希望引入太多不必要的限制,故並無對買家的資格或條件設其他限制,例如其經濟狀況、是否首次置業或自住條件等。
不一刀切禁止非港人置業
該兩幅地皮位於現時啟德發展區第1H區的1號及2號地盤,面積合共約1.6公頃,均列於勾地表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指出,可以太古城或海怡半島單位的大小組合來推算,該兩幅地合共可建逾1,100個住宅單位。他指出,啟德發展區配套十分完善,將來環境亦很舒適,以該兩幅地來先行先試「港人港地」的先導計劃是十分合適,亦很切合港人需要。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指出,「港人港地」政策的落實,不是一刀切完全禁止非香港居民在香港置業。他說,目前的物業市場,亦有不少房屋供應是不受「港人港地」限制所約束,有關政策平衡了香港作為自由市場的地位,亦可優先照顧香港本地的永久居民、以香港為家的居民,置業安居的需要。
日後考慮提供更多「港人港地」房屋
他又指出,香港在美國傳統基金會自由經濟體系的排名居首,其次是新加坡及澳洲,而後兩者俱有對外國人置業的限制措施,相信「港人港地」不會影響香港在國際上自由經濟的地位。他同時希望,市建局及房協亦考慮推行「港人港地」政策。
梁振英強調,房屋問題是香港市民一直關心的議題,惟香港的住屋用地卻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他指出,「港人港地」政策是他在競選政綱上提出,社會反應亦很正面,特區政府是本著「實事求是」的理念來推行,以優先滿足「家在香港」的香港永久居民的住屋需要。
他並指出,日後會視乎情況,考慮推出更多「港人港地」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