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港府正研究藉放寬樓宇及土地條例,鼓勵工廈改建成小型住宅出租,於短期內解決房屋供應不足問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當局本著「地盡其用」的原則,相信改裝工廈能比興建公屋更快滿足市場需求,故希望能打破慣例,方便將工廈改裝成過渡性房屋,為港府爭取最少10年時間以改變工業區規劃,預計於半年至一年內可與城規會完成所有修例程序。
行政長官梁振英為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上周公布多項穩定樓市措施,包括將工廈改建成住宅用途。林鄭月娥昨日巡視一所即將改建成600個酒店單位的工廈後表示,當局正計劃汲取「梁十招」中將工廈改建成公屋的經驗,研究放寬土地及建築物條例,鼓勵私人工廈改裝成小型住宅,增加房屋供應。
過渡性住屋 達「地盡其用」
林鄭月娥表示,儘管改裝工廈能輕易滿足住宅的樓宇及消防安全,然而當局仍有兩大限制需要解決,包括工廈所在的商貿用地上,唯一可當作住屋用途的建築只限於酒店,因此港府正研究更改土地使用條例,容許工廈在商貿用地上可更改用途為過渡性住屋。她稱,屆時的過渡性住屋將會由港府負責中央管理,接照市場租金水平租予有需要的市民,相信可為當局與城規會在商議更改整個工業區的土地用途上,爭取最少10年的時間,達到「地盡其用」的目標。
她續稱,雖然現時工廈與住宅的地積比率不同,在將工廈直接改建為住宅時,難免要減少樓層以滿足住宅較低的地積比率,但相信這只是技術上的問題,當局將考慮修改建築物條例的細節,希望藉此調低個別工廈改建後的地積比率。
短期料紓壓力租金回穩
林鄭月娥指出,雖然增加土地供應及興建公屋是解決房屋問題最終手段,然而「遠水」始終不能救「近火」,相信若有關的放寬措施能妥善處理,可在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以紓緩市場壓力,從而令樓價及租金水平回穩,屆時按市場水平釐定的小型住宅租金亦不致偏離基層市民的可負擔範圍,藉此真正惠及有需要人士。她重申,本港的城市規劃一直在前進,當局會要求有關部門全速工作,務求在有關的放寬措施可於半年至一年內完成所有修例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