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加工貿易界探討產銷對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18]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肖郎平 實習記者 陳淑英 東莞報道)「零售商、批發商可以考慮,未來像國外品牌給OEM、OEM工廠下訂單一樣,直接給廠家下訂單。」在2012年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的「全國重點商貿流通企業與加工貿易企業高端對話會」上,中國超市聯合採購交易聯席會議秘書長顧國建提出這一建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說,加工貿易企業與國內零售行業的對接出現一些矛盾。加工貿易企業以往做外銷,是少品種,多批量,而國內採購模式是多品種,少批量;結算方式,零售業有一個賬期,可以信用托付,而外銷企業在這一方面也不能對接;在配送方面,零售業是多品種、快頻率的方式,而工廠是少批次、定點式。

加工企與零售業對接現矛盾

 目前生產企業與零售行業的對接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零售商到廠家直接採購,二是廠家自建銷售渠道,三是在零售商與廠家之間建立中間平台。

 郭戈平認為,現有的採購模式持續下去將會出現問題,業界已形成變革共識,但目前尚未找到好的切入點。「當前加工貿易轉型急需中間力量。」郭戈平認為,電子商務將極大助力廠家與零售行業的對接。「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要有互聯網的元素。」郭戈平引用郎咸平的話說。

 針對結算方式的對接矛盾,中國百貨協會副會長、廣百集團董事長荀振英針提出「金融聯盟」的創意。他說,可以將中間環節組建成聯盟,金融結算也可以成立聯盟,通過擔保等方式確保運行順暢。通過這個中間環節,包括加工貿易企業在內的供應商可以及時、隨時收到貨款,而零售商定期與金融聯盟進行結算,不但可以解決結算矛盾,還能實現廠家、零售商、中間商的「三贏」。

相關新聞
日資概念股逆市急挫
珠滬日企停業「避風」 松下兩公司罷工 日籍員工返國 (圖)
太原日立展廳蕭條 (圖)
專家:經濟牌可打殘日本
日資概念股昨日表現
QE3效應之二 (圖)
熱錢湧入港匯走強 港股升勢料未完 (圖)
專家:泡沫威脅未必巨大
特稿:兩次QE 股市彈完散
兩次QE期間的股市變化 (圖)
專家點睇QE3? (圖)
貿發局降全年出口至負增1% (圖)
貿發局出口指數分類表現 (圖)
CBD比拚 港領先星洲上海 (圖)
力寶ETF食兩地樓市升浪 (圖)
首隻人幣期貨成交合約415張
金管局新政適當 恒生料受影響微 (圖)
對沖QE3 私銀客捧定息產品 (圖)
港信用卡交易額按季減7.4%
建行擬1170億併歐洲銀行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