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達堂指,在港經營面對三貴--「舖租貴、原料貴、人工貴」。捷榮早年開設的咖啡概念店已全關閉。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詩韻)捷榮計劃以收購合併或合資方式來實現多元化發展大計,目前正積極尋找合作伙伴,「有些已經落實,有些正在協商」,黃達堂透露,所接觸國際伙伴、歐洲伙伴不多,仍以亞洲為主。鑑於公司現有位置在供應鏈中游,打算向上、下游同時發展。其中便有計劃收購茶場,向下游方向則走快速消費品、零售之路。
就快速消費品零售市道來說,黃達堂指,「香港市道好,但內地則更好,始終內地潛力、消費力都大。」如珠三角及長三角合共約有1億人口,多過亞洲、歐洲任何一個國家。至於香港的角色,他謂「香港可以作為櫥窗,讓企業建立品牌,但若要賺錢,則比較困難。」
在港上市「講Timing」
全力北上發展,收購合併的資本開支甚大,捷榮已在東莞投資2億元自置廠房,建立綜合服務中心,另計劃在1、2年內再投資2億元來發展,當中未計及宣傳推廣費用。黃達堂不諱言,不排除會在港上市集資,捷榮其實2001年已在新加坡上市,至於在港IPO,「會考慮,但要講Timing。」
其實,早在1994年,捷榮已經進入中國,黃達堂經歷在內地從商多年後,大嘆「入內地市場不容易,唯有當是交學費。」他指,當時合作的除有中資夥伴外,還包含哥倫比亞、日本夥伴。但後來捷榮提出,在中國發展單一項目好難,有必要同時發展其他方向後,遭反對,與其他夥伴產生分歧。夥伴相繼退出,而內地法規容許獨資後,捷榮則逐漸回購中資伙伴的股份,最後以完全獨資形式,進入市場。
曾經滄海,現在又大力計劃再度大力開發內地市場,黃達堂其實還有不少擔心,包括工資成本年年加,同時欠缺人才,加上內地昂貴的宣傳費用,但他並未放棄,更指會擅用科技來提升效率。
粵人工貴 電腦化控品質
大學時讀會計的黃達堂原來頗崇尚科技,捷榮主要運用全自動電腦技術來控制生產,其在東莞的南中國綜合服務中心不僅屬於生產廠房,更集品質控制、研發、運輸、物流、倉儲等於一身。因此所需的人手不算多,一條咖啡生產線少於10人。
他指,現時廣東省華南地區沒可能再找到廉價勞工,連工程師都難請。加上運用電腦系統能確保品質,「若以人手來控制,只憑經驗來做,產品出來便會產生很大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