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72年9月29日,中國總理周恩來(右)和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分別代表兩國政府交換中日聯合聲明的簽字文本。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王曉雪 北京報道) 40年前,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與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中日聯合聲明》上簽字,向全世界宣佈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然而,自日本「購島」事件以來,中日關係再一次跌到了冰點,兩國民間交流活動紛紛取消,每隔5年由國家領導人互致賀電一事被取消,甚至10年一次的建交紀念活動也未能如期舉行。此時,更值得回顧反省歷史,並從中汲取推動中日友好前行的智慧與勇氣。40年來,周恩來、鄧小平、陳毅、郭沫若等多位中國領導人和有識之士,以及田中角榮、大平正芳 、淺沼稻次郎、高崎達之助、石橋湛三等日本友人,為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有的甚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田中角榮:「冒死」訪華 開啟正常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 40年前,日本政壇出現了一位「平民」政治家—田中角榮,正是這位從未上過大學的日本政治領袖,開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大門。
1972年7月7日,田中角榮以日本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身份組閣成功。履新之初,田中角榮便把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作為自己任期內的重要目標。他在就職當天的講話中說:「在動盪的世界形勢下,應該加速實現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正常化,強有力地開展和平外交。」這是戰後日本執政黨第一次提出實現中日友好的對華關係聲明,也預示中日兩國關係轉機的出現。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榮的專機停靠在了北京機場,周恩來等中國政府官員在機場等候迎接。這是二戰後首位在任期內實現訪華的日本首相,亦是此次訪華之行,中日兩國政府領導人簽署了《中日聯合聲明》,宣佈結束兩國關係不正常狀態。
「為了中日國民自由來往」
田中角榮是次訪華,是抱著改變中日關係的決心而來,同時也承擔著來自日本國內的壓力與死亡威脅。在啟程之前,他曾堅定地對女兒說,「萬一我被刺殺,你千萬不要驚慌。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日本的普通國民能夠自由來往。我為實現這樣的時代而去!」
然而,這位勇敢且富於決斷的日本政治家在談到中日邦交正常化時,卻從不居功。他表示,中日復交是兩國人民的願望。「我呢,只不過是在這個時候拍板,然後執行而已。」
1992年8月,已身患中風的田中角榮踏上了重返北京的旅程。翌年12月,田中角榮病逝。中國政府在唁電中說:田中前首相21年前的政治決斷,體現了「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非凡膽略」。
石橋湛三:轟日殖民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王曉雪 北京報道) 作為日本的第十二任首相,石橋湛三不僅批評了日本對亞洲國家的殖民統治,卸任後亦致力於推動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1956年,石橋湛三出任日本首相,甫一上台,他便宣佈要尋求同中國恢復邦交,其多項政策舉措極受日本民眾歡迎。
1959年9月20日,周恩來總理與時任日本首相石橋湛三簽署會談公報,確認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十項原則,改善兩國關係,促進人民友好。
二戰前,日本對外擴張政策惡性膨脹,不惜以策動侵略戰爭確保所謂「國益」的「大日本主義」甚囂塵上,而新聞記者出身的石橋湛三則針鋒相對,「不合時宜」地提出了立足於國際協調路線和自由貿易體制的「小日本主義」,主張放棄海外殖民地和軍備,興業通商,以「小」博大。
在某種意義上,戰後60餘年來,日本走過的和平發展道路,未嘗不是對「小日本主義」戰略韜晦的偉大社會實踐,儘管這種踐行未必是自覺自願的自我選擇,但客觀上也證明這種發展理論是富於生命力的。
大平正芳:從中斡旋 奠定基石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 回顧中日關係的發展歷程,很多人都會提及大平正芳這個名字。他曾以外務大臣的身份和田中角榮首相一起訪華,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他曾代表日本政府與中國就締結《中日航空協定》達成協議並簽署《中日貿易協定》。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幾經波折未能獲得日本國會通過之時,亦是他不遺餘力的從中斡旋,最終使兩國順利簽訂條約,奠定了中日關係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
1972年,那場在北京舉行的中日恢復邦交談判,進展並非一帆風順。中日兩國在《日華和約》問題上一直難於達成一致。在會談進行到第3天,日方希望兩國外相能進行一場非正式會談,正是姬鵬飛與大平正芳的這場「車中會談」,讓談判出現了轉機。
而在中日討論《聯合聲明》的語言表述時,對於日本侵華戰爭的認識,雙方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用詞。此時,大平正芳突然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紙條,前中國外交部日文翻譯周斌回憶大平是這樣說的,「日本國政府對日本過去,通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痛感責任、深刻反省」。
最終,對於日本侵華戰爭,中日雙方在《聯合聲明》中是這樣表述的:「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淺沼稻次郎:反抗美帝 不幸遇刺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王曉雪 北京報道) 作為日本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淺沼稻次郎一生致力於日本的民族民主運動和中日邦交正常化運動。
淺沼稻次郎反對《日美安保條約》,在中日建交前就多次率團訪問中國,並提出「美帝國主義是日中兩國共同敵人」的口號,遭到「右翼」分子的嫉恨,卻贏得了中日兩國人民的高度評價。1960年10月12日被右翼分子山口二矢刺殺,成為戰後第一個被殺害的日本政治家。
1957年,淺沼稻次郎率社會黨親善使節團訪問中國,並同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簽署了以促進恢復日中邦交、反對製造「兩個中國」陰謀為主要內容的共同聲明。1959年訪華時,在反對「兩個中國」的問題上,態度更加明確。
在淺沼稻次郎遇害後,中國領導人向日本社會黨發出了唁電,深切悼念這位為中日關係發展而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日本傑出的政治家。
高崎達之助:搭建民間貿易通道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王曉雪 北京報道) 作為經濟方面的人士,高崎達之助曾擔任岸信介內閣的經濟企劃廳長官,他也曾經出席萬人會議,並在會議上與周恩來總理促膝談心,談論對日政策以及對台灣問題的立場。
1959年,中日貿易處於中止狀態,一些依賴中國原料的日本中小企業也隨之陷入困境,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與日本前首相石橋湛三、日本政界元老松村謙三、前產業通商大臣高崎達之助等友好人士多次懇談,探討發展日中關係。
1962年,根據周恩來和松村謙三關於擴大中日貿易的會談的宗旨,高崎達之助與中日友協會長廖承志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簽署了《中日長期綜合貿易備忘錄》,事實上,備忘錄貿易應稱為廖高貿易,也稱LT貿易。同時互設半民半官的備忘錄貿易辦事處,為官方建立經常性聯繫的窗口。
備忘錄貿易辦事處的設立,不但為中日貿易開闢了一個新的途徑,還把一度陷入僵局的中日關係,由單純的民間交往推進到了「半官半民」的新階段。在此基礎上,十年後兩國終於實現了邦交正常化。
專家解讀:破壞中日邦交 日政客應感汗顏羞恥
香港文匯報報訊(記者 田一涵 北京報道)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來,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長足發展,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專家分析認為,中日關係目前已跌至歷史谷底。中日邦交的正常化,花費了中日老一輩外交家的大量心血,但現在日本政府的倒行逆施令中日關係一塌糊塗,實在令人汗顏。中日邦交40年來之不易,中日雙方應倍加珍惜。
關係白熱化 責任在日方
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馮昭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從「購買」釣魚島事件之後,很多中日關係方面的前輩對中日邦交的惡化痛心疾首。
馮昭奎說,建國以來,經過外交工作者和中日兩國國民的努力,中日關係從絕交轉變為互利雙贏,這種良好關係持續了大概20年之久。進入21世紀之後,兩國的關係開始出現一些摩擦,一直到日本「購買」釣魚島,兩國關係進入白熱化階段。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向本報指出,日本政府之所以無視中日關係,主要原因在於日本新一代領導人出生在戰後,沒有戰爭經歷,所以在對中國的態度上異常強悍,這也是中日關係面臨的技術性問題。
中日領導人 未互相電賀
金燦榮表示,今年兩國領導人在邦交紀念日未有互相致電,而改為兩國外長互致書信,這種外交形式的降格表明中日關係降至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歷史新低,但同時,兩國外長互致書信也顯示著中日兩國關係雖然緊張,但兩國政府仍然保持理智,不願正面衝撞。
針對中日兩國之間是否會開戰這一問題,馮昭奎表示,中日開戰的可能微乎其微。日本現在的地位是美國從屬國,日本會否開戰,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態度。中日關係處於既對抗又不會開戰,最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中日處於目前此種狀態,也最符合美國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