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國際條約與史料均證琉球屬中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今日沖繩每年秋天舉行首里城祭表演,重現琉球王朝傳統,極富中國特色。網上圖片

保我釣島 中日釣魚島問題持續緊張,日方聲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依據是,根據1951年美日簽署的《舊金山和約》,釣魚島屬於琉球群島,當美國於1971年將琉球的「行政管理權」(並非主權)交還給日本時,釣魚島「自然」併列在內。不過,近日海內外學者、專家揭發,釣魚島根本不列入《舊金山和約》中,只是美國後來私自把釣島劃入琉球。反之,國際條約與史料均證實:琉球早在明清時期已是中國藩屬國,二戰勝利後日本劃定的主權領土並不包括琉球。琉球與中國早就血脈相連,琉球奉行中國曆法,採用中國年號,至今與中國歷史風俗仍有著難以分割的同宗之緣。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曉雪

最早在史書上關於琉球的記載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時中原與琉球的商貿發展、人民往來已十分活躍。

國民來自閩浙台

 公元1372年,琉球國開始向中國明朝進貢,接受中國保護和冊封,官民與明朝往來頻繁,並派出大量學生學習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在1879年日本出兵佔領琉球之前,琉球王國一直是中國朝廷直屬的獨立王國。根據考古證據,元末明初的琉球初步形成為三個王國,分別是山北國、山南國和中山國,其國民大部分是閩、浙、台沿海的居民,與中國不僅血脈相連,語言、文字皆為漢語,典章、制度與中國朝廷完全一致。

尊稱中國為父國

 明清兩代琉球派往中國的朝貢使臣可謂絡繹不絕,明朝267年,琉球共朝貢171回,這是很難企及的高度。1654年,琉球王主動遣使臣到中國請求冊封,大清康熙皇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康熙皇帝還曾御賜琉球國王金匾——中山世土,此匾意指中山王世世代代都是琉球國的統治者。此後的二百多年中,尚質王朝貢不絕,採用中國年號,沿用漢唐文化,稱中國為父國,直到近代歐洲列強開始遠征亞洲。

 1873年,日本以琉球漁民在台灣遇難的「台灣事件」為借口,兵臨琉球,廢除國王,另立傀儡。1875年,日本得寸進尺大軍開入琉球,禁止琉球進貢中國和受大清冊封,廢除中國年號,改為明治年號。

求併入清朝版圖

 1945年日本戰敗,琉球脫離日本回歸自主。1971年中美建交在望,美國擔心中國要回琉球主權後其軍事基地無處立足,將琉球的行政管理權交給日本。因無力推翻美國的決定,琉球數萬人「聚哭於鬧市」,連夜集會向美國、日本抗議,數度組團到台灣向蔣介石哭訴、陳情,代表團用漢語懇請蔣介石看在同是「一家人」的份上,在聯合國仗義直言,准許琉球獨立或併入中國版圖。幾十年來,他們從未停止過驅逐日本爭取獨立的鬥爭。2006年3月,琉球全民公決,75%的民眾投票要求獨立,恢復與中國的自主往來,而剩餘的25%民眾因屬日本血統,雖不要求獨立,卻也贊成自治。

 千年積累的中華文化在琉球根深蒂固,儘管琉球經過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卻依然沒有使他們忘記歷史,忘記祖先,至今琉球人最愛引以為據的是:日本人總是在客廳擺一把武士刀作為裝飾,而琉球人則是擺類似中國琵琶的三絃琴,以此來對比日本的好武尚戰,琉球人的愛好和平。

祭孔廟擺石獸 習俗傳承中國

 作為宗主國,中國對琉球國產生了巨大影響,琉球人的生活習慣與中國有頗多相似之處:從宗教上看,琉球人中既有信奉佛教和神道教的,也有不少道教的信徒,他們同中國漢民族一樣有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他們還喜歡在府邸門前放置石獅子鎮宅,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一種叫做「石敢當」的石獸,這些也與中國南方某些地區的習俗相似。在飲食方面,琉球人喜歡吃炒菜,大油而多動物內臟,還喜歡吃豬蹄。而琉球國貴族均喜歡穿著明帝國貴族樣式的服裝,這些習慣和地理位置相近的日本文化截然不同。

福建先祖明朝移居

 在今天的沖繩,姓「仲井真」的都是蔡姓福建人的後代。蔡氏先祖在十四世紀末期,奉明朝洪武帝之命,來到琉球定居,他們中有的是舵工,有的當翻譯,成為琉球和明朝的外交使者。同時來到琉球的還有鄭、阮等三十六姓的人家,他們住在今天沖繩的省會那霸市西北部,當地人稱「久米村」。

 直到今天,久米村還有孔廟,供奉著孔子和他四大高徒的畫像,畫像是十七世紀中期一位蔡氏先人向明朝進貢,這裡每年都會舉辦祭孔大典。同一個院落裡,還供奉中國民間道教最高神明的天尊、中國沿海一帶信奉的媽祖和關帝像。

王宮極富中國特色

 在那霸的首里城還保存著琉球王國的王宮,建築極富中國特色,是古時琉球國王接待來自中國朝廷官員的地方,正殿二層掛有三面康熙、雍正、乾隆的御筆匾額的複製品,一書「中山世土」,二書「 輯瑞球陽」,三書「永祚瀛壖」。

琉球不屬日 遑論釣魚島

 日本聲稱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依據是,釣魚島列島在歷史上屬於琉球群島,美國根據1951年美日簽署的《舊金山和約》對琉球實施托管,其範圍包括釣魚列島。但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羅援指,二戰之後,日本作為戰敗國,國際社會對其所做的安排是根據《波茨坦公告》,而《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補充說明寫道,「《開羅宣言》之精神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島、北海道、九州島、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其中根本不包括琉球群島。也就是說,琉球群島根本就不屬日本,遑論釣魚列島。

 事實上,釣魚島根本就不在《舊金山和約》日方所同意把琉球群島托付給聯合國進行托管的範圍之內,只是美國在1953年私自把琉球群島的版圖擴大,釣魚島被劃入了琉球群島。更重要的是,《舊金山和約》的簽定,中國大陸或台灣均並未被邀請列席,故此,中國拒絕承認《舊金山和約》的合法性。

學者:琉球族曾屬中華民族

 2010年香港文匯報曝光《浮生六記》佚文《海國記》中有關琉球的風土記事,被譽為了解當時琉球國國情之第一手珍貴財產。歷史學者紀連海看了本報報道,隨後著書《琉球之謎》,全面梳理了琉球國與中國歷史風俗的深厚淵源。紀連海認為,《海國記》記載了琉球國的歷史,對釣魚島的記載更是歷史之最。

 紀連海說,琉球族曾經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第57個成員,它與中國有著水乳交融的緊密關係。「《海國記》對釣魚島的記載比日本人古賀辰四郎對釣魚島所謂的最早『發現』,還要早76年。」更讓紀連海感興趣的是,《海國記》對古琉球國歷史、文化、教育、習俗的生動記述,非常珍貴。

話你知:命名源自隋煬帝 意若虯龍浮水面

 與挪威意指「通往北方的路」、葡萄牙意指「溫暖的港口」一樣,「琉球」也有自己的含義,即指琉璃玉和珍珠球,而為這一片珍珠般的島嶼命以美名的,乃中國的隋煬帝。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今釣魚島西南170公里)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為其取名「流虯」。在唐朝編纂《隋書》時,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至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最終將該地美名以「琉球」,並一直沿用至今,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這就是今日使用的「琉球」這兩個字的起源。

琉球歷史沿革

琉球向明清朝貢

1372年 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向明政府朝貢,琉球成為明王朝的藩屬。

1392年 明太祖朱元璋命中國福建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移居琉球。

1429年 在中山王尚巴志先後征服北山和南山後,終於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第一尚氏王朝)。

1400年-1550年 琉球王國迎來黃金時代,商業高度發達,開始與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日本進行貿易。

1654年 琉球王遣使臣到中國請求冊封,清王朝順治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琉球成為清王朝的藩屬。

日強行改稱沖繩

1875年7月24日 日本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貢。

1879年3月30日 日本將最後一位琉球國王尚泰流放到東京,將琉球更名沖繩縣,琉球國滅亡。

1879年 中日就琉球問題開始談判,日方建議把琉球劃分成兩部分。清朝皇帝拒絕同意這一不平等條約。

中國藩屬被遺忘

1882年 駐天津領事竹添進一郎與清政府恢復談判琉球問題,但並未達成協議,導致琉球問題拖延至甲午戰爭。

1894年-1895年 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作為戰敗國割讓台灣、澎湖,在琉球群島問題上喪失發言權,從此琉球群島屬於一個國家和中國的藩屬這一史實開始被人遺忘。

美日非法私相授受

1947年4月 聯合國通過《關於前日本委任統治島嶼的協定》,把北緯29度以南的琉球群島和原屬於中國的釣魚台群島交給美國托管。

1951年 美日在沒有中國代表參與的情況下簽定《美日舊金山和約》,把琉球群島連同釣魚台群島的「施政權」轉給日本。

1972年5月15日至今 日本重新恢復對琉球群島的統治,繼續實行同化政策。

相關新聞
獲救女孩死了 消防鐵漢哭了 (圖)
南丫島海難八大疑團待解 (圖)
港燈公司弔唁遇難同事 (圖)
肇事小輪否認不顧而去 (圖)
救災政治化 反對派別有用心 (圖)
粵港心脈相連 朱小丹:全力配合救援
中國多家銀行拒赴東京IMF年會 (圖)
中國3海監船連續第二天釣海巡航 (圖)
國際條約與史料均證琉球屬中國 (圖)
美大選首場辯論 再拿中國說事 (圖)
深圳半數人外遊變空城 (圖)
內地長假弊端湧現 改革呼聲再起 (圖)
歐美危機拖累 亞開行大削中印增長預期
花心男疑「被自殺」 女印傭布局呃警 (圖)
馮煒光台北被毆 黃毓民遭控侮辱 (圖)
隧道金屬蓋鬆脫 港鐵停駛玩殘上班族 (圖)
生活理念嚴重分歧 黎明樂基兒分手 (圖)
內地經濟收縮 零售珠寶股齊受挫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