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珠寶商表示,今年黃金周動輒花數十萬元買名錶的內地豪客明顯減半。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曉晴)每年的「十一黃金周」都有不少內地旅客訪港,為本港零售業界帶來無限商機,但因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改變,今年黃金周旺丁不旺財,旅客不再集中於購買高消費品。有珠寶商表示,今年黃金周動輒花數十萬元、甚至逾百萬元買名錶的內地豪客明顯減半,但中價錶種較受歡迎,料整體生意與去年相若。
購貴價名錶旅客減半
旅議會估計今年「十一黃金周」有近百萬內地旅客來港,但人均消費卻減少至5,000元至6,000元,主要原因是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改變,不再集中於購買奢侈品。太子珠寶鐘錶行政總裁朱繼陶表示,黃金周首兩天的生意十分淡靜,他估計是因那兩天很多人都要與家人團聚過中秋,而在10月1日開始,顧客明顯增多,高峰期為10月1日至5日。
交通便利不大手入貨
不過,朱繼陶坦言,今年內地的大豪客數目減少,令30萬元以上的貴價手錶的銷情放慢,認為動輒花數十萬元、甚至逾百萬元買名錶的客人比以往「少了一半」,而近來以十多萬以下的中價錶種較受歡迎。他續指,由於去年基數高,今年黃金周生意與去年相若,「已經好好」,而公司上半年營業額更減少逾20%,相信全年計營業額最多僅能持平。
雖然據統計內地旅客在今年黃金周專攻日常用品,但有售賣大眾化消費品的藥房坦言並未因此而明顯受惠。港九藥房總商會有限公司理事長劉愛國表示,今年黃金周期間,人流明顯增多,而業界在黃金周前曾預計今年的營業額會較去年高數倍,但最終只是有輕微增長,營業額只按年升約10%,而位於上水及粉嶺的藥房情況亦相若,在黃金周期間的營業額只較平日多約10%。
劉愛國坦言,受惠於個人遊政策、交通又日趨便利,內地旅客可隨時來港,以往內地旅客來港未有現在方便時,不少旅客都會替親友購物返回內地,「以前洗頭水都會買數支」,但現時內地客來購物主要為自用,無需要再大量搶購,使他們平均每人的消費減少,縱使在傳統的黃金周旺季,營業額亦未有大幅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