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振英昨日與林鄭月娥、吳克儉及胡紅玉會見記者,公布政府會接納擱置《指引》的建議。 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珈南)持續多個月的國民教育風波,可望暫告一段落。「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昨早舉行第三次會議,一致確立香港學生理所當然要接受德育、國民及公民教育的原則,亦全面認同政府上月提出開科與否校本自決的政策修訂,不贊成「撤科」。而因應部分社會人士對有關《課程指引》仍感不安,委員會在絕大多數同意下認為應擱置《指引》。行政長官梁振英昨午隨即接納各項建議,強調政府不會再作任何官方規定,希望藉以平息社會爭拗,教育回歸教育,讓學生可在不受干擾環境中學習。
開展委員會主席胡紅玉昨中午在會後表示,鑑於《指引》仍令公眾感不安,委員會建議政府應將之擱置,並隨即向政府匯報。至昨傍晚,梁振英連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及胡紅玉會見記者,正式宣布接納委員會建議,在任期內擱置《指引》,化解現時社會上的爭拗。
梁振英:國教理所當然
梁振英表示,政府同意委員會所提出,德育、國民及公民教育科是重要一環,因此學生接受國教是理所當然。他指,政府正式不會要求學校使用該《指引》,亦不會以該《指引》作為學校視學的依據。現時辦學團體、學校可以自決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他強調,政府、社會應該尊重和信任學校的決定,學校可按其專業的判斷,自由採納合適的指引或教材。
對於國民教育爭議持續多月,梁振英希望可以透過接納委員會的建議平息爭拗,能夠重建社會上的互信,「教育回歸教育」。而林鄭月娥表示,各界應尊重學校專業自決,使學生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學習。
胡紅玉:盼事件劃句號
胡紅玉則指,委員會使用「擱置」字眼,說明《指引》已失去了官方課程導引功能,會上除兩位成員對此表示「棄權」外,其他委員都接受和贊成該建議,而由於已擱置,《指引》也需要作修訂。她希望事件能夠劃上句號,委員會日後處理形式化的問題後,亦會盡快解散。據了解,棄權的委員包括教聯會副主席鄧飛,及浸會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馬慶強。
吳克儉:已聽各界訴求
另外,被問到推行國民教育科是否已失敗,以及政府是否向反國教大聯盟「投降」,吳克儉則回應指,國民教育近月的事態發展是在當初預料之外,特別是早前推出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育手冊》,激起社會反對聲音,實屬不幸。他強調,作為負責的政府,不是要在意輸贏,「而是要細心聆聽持份者的訴求,我們認為委員會的建議(擱置《課程指引》)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吳克儉亦特別就教育局去年底推出的「國民教育內地學習及交流活動資料庫」作澄清,他表示,現時每年都有約4萬名學生受政府資助赴內地交流,資料庫原只希望就他們參加了甚麼活動作統計,局方現時已作出調整,資料庫不會再處理任何學生資料,以釋疑慮。至於今年8月已發放每校53萬元津貼,教育局發言人補充指,津貼可用作支援德育及國民教育項目,並不設使用期限,餘款可撥入之後學年直至用完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