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樂萱在第二屆亞洲國際青少年芭蕾舞大賽勇奪全場總冠軍「格蘭披治演藝卓越大獎」,明年將遠赴新西蘭舞蹈學校習舞。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景熙 攝
——16歲國際賽奪冠 目標世界級首席舞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上九十九的努力」。年僅16歲、土生土長的羅樂萱,在第二屆「亞洲國際青少年芭蕾舞大賽」力壓多名來自亞洲各地的年長參賽者,獲頒全場總冠軍「格蘭披治演藝卓越大獎」。原來她自4歲已開始習舞,除了學校考試外,從沒有停止過練習,取得的獎項多籮籮。樂萱傑出的表現終獲新西蘭舞蹈學校校長青睞,對方邀請她明年1月到當地升學,以中五學歷跳級修讀舞蹈演出文憑,學歷等同學士,讓她提早向「世界級舞蹈團首席舞者」的夢想進發。
《天鵝湖》揚名 屢獲獎學金
樣子清秀的樂萱,舉手投足間盡見芭蕾舞者的優雅氣質。她學習芭蕾舞至今,曾演出多個著名芭蕾舞劇包括《天鵝湖》、《睡美人》及《帕基塔》。連同今次大獎,樂萱已獲得13個本地及國際的舞蹈獎項,以及多個獎學金,例如現時學習芭蕾舞的學校,早於樂萱10歲起已豁免其學費;今次到新西蘭升學,她已獲得校方首年獎學金,資助一半學費。
樂萱表示,母親自少帶她看不同的芭蕾舞相關表演,令她培養出對芭蕾舞的熱愛,「當時看到舞蹈員的服裝、頭飾,覺得很漂亮,於是叫媽媽帶我去學芭蕾舞」。起初3年她在社區中心的興趣班學舞,但一次表演,看見別的學校學生跳得優美、導師教得好,毅然轉報現時的學校學藝。
自言非天才 努力補弱項
導師眼中,樂萱是個有天分的學生,願意課後給她額外指導;但樂萱卻坦言自己的潛質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多,要格外努力去彌補弱項:「一般學舞的人柔軟度有7分,我起步時只有5分,於是一有空我就會做一字馬拉筋。」
自高小轉校以來,她每星期到學校練習3次,中一至中三時增至5次,到了中四因學業壓力便調整至4次,每次上課1.5小時;8年內練習時間累積逾2,000小時。談到習舞最困難之處,她笑言是兼顧舞蹈與學業的平衡:「幾乎每天放學後都要趕去練習,只有很少的時間做功課和溫習,於是要把握時間在小息、坐地鐵及回家後快快完成。」
升中不適應 幸獲母開解
跟樂萱同年紀的同學,會跟朋友唱K、逛街享受青春,她卻要日復一日地回到鏡房練習。剛升上中一的頭半年,她因為未能適應中學的功課壓力,沮喪得想放棄:「大家放學後可以輕鬆休息去玩,但為何我就不行?」幸好有媽媽的開解,令她重拾對芭蕾的熱情與信心。
明年1月,樂萱便會前往新西蘭舞蹈學校升讀舞蹈學士課程。她指獎學金未必能完全支持學費和生活費,對出身小康之家的樂萱來說,會構成一定財政壓力,但她高興表示,父母十分支持她的決定,她亦承諾會好好把握機會學習,以三藩市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蹈員譚元元為發奮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