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9月28日,武鄭高鐵正式開通,也帶動了沿線城市群的發展。資料圖片
2010年2月6日,鄭西高速鐵路正式開通,成為連接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第一條高速鐵路。而隨著2012年9月8日京廣高鐵鄭州至武漢段的開通運營,鄭州離其「全國唯一的高速鐵路的十字交通網」目標又近了一步。2010年,河南闊步邁入高鐵時代,由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中原經濟區戰略也乘著「高鐵速度」上升為國家戰略,河南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引領中部崛起的「領頭羊」。 ■香港文匯報記者 程相逢、戚紅麗、劉蕊
十年磨鑄,河南探索出了一條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導、以新型農業現代化為基礎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十年探索,河南省生產總值由2001年的第16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5位,糧食產量連續8年增產連續6年超千億斤,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提出的以河南為主體的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年一劍,河南在中部省份中的發展始終處於前列,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大省向全國重要經濟大省、新興工業大省和有影響的文化大省的轉變。
打造旅遊名城 傳承華夏文明
洛陽,這座以牡丹聞名天下的工業老城便是高鐵時代的受益者。洛陽市市長李柳身2011年從鄭州調任洛陽伊始,感觸最深的便是高鐵的快捷。「坐高鐵回鄭州比開車舒服多了,半個小時多就到了。」
早飯是喝鄭州的胡辣湯還是喝洛陽的牛肉湯,都只在於個人的選擇而已。當然,讓洛陽受益的還有國務院出台的《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儘管「洛陽牡丹甲天下」,洛陽旅遊業發展形勢喜人,但是洛陽的國際化程度並不高。中原經濟區戰略規劃讓洛陽有了更為清晰的定位。李柳身告訴記者,洛陽要以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為載體,努力打造「華夏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
通過優化旅遊發展環境、加快旅遊創新體制等努力,「十二五」期間,洛陽市國內旅遊人數年均增長將實現10%左右,到2015年突破9,000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達到6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入境遊客達到88萬人次以上,旅遊外匯收入達到3.7億美元以上。
優勢產業集聚 實現跨越發展
對於位於商丘市的民權縣而言,過去的10年則是依靠產業集聚區重鑄「製冷輝煌」的10年。民權縣上世紀80年代前期,就開始步入製冷產業的大門,冰熊冷櫃、冰熊冷藏車,更是當時全國最早推向市場的拳頭產品。曾幾何時,冰熊馳名遐邇,婦孺皆知。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曾經的「製冷小王國」有些沒落了。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河南省建設產業集聚區戰略的提出,隨著國家產業結構政策調整步伐的不斷加快,民權縣搶抓沿海等發達地區的許多產業向中西部地區加快轉移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運籌帷幄,多方出擊,招大引強,促使眾多國內知名品牌相繼落戶民權高新區。
截至目前,民權高新區已經發展到27平方公里,規劃設有製冷設備研發製造、果酒釀造與食品加工、綜合類等三個產業集群分區,已引入企業120多家,製冷設備產業已佔入駐項目的70%以上,總投資20億元的項目一家,超過12億元的項目2家,超過3億元的項目已逾10多家。到2012年底,製冷設備產業集群可具備年產1,200萬台冰箱、冷櫃的規模化生產能力。
河南省省長郭庚茂表示,產業集聚發展歸根結底是為民。目前河南省有180個這樣的產業集聚區,吸納262萬人就業,其中農業戶口176萬人,大部分來自省內,實現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去年河南集聚區完成投資突破1,000億元。「三化協調發展,需要通過產業集聚建設,強化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楊盛道介紹。
衡量一個產業集聚區是否發展的成功,要看該區域的產業是否符合當地發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為此,河南連續兩年制定實施了14個重點產業年度行動計劃,加快發展市場空間大、增長速度快的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等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同時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推動產品向系列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