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遠威)打工仔除考慮強積金的回報外,亦應留意影響回報淨值的基金收費,有調查指,單單一個百分點的收費差距,便足以讓30年的供款結餘減少達16%,不加以管理隨時得不償失。下月強積金「僱員自選安排」實施後,市場競爭增加,預期有關收費將有下調空間,打工仔屆時不妨把握時機,挑選適合的服務供應商。
現時強積金的收費水平是否合理見仁見智,調查顯示今年6月香港強積金的平均基金開支比率(FER)為1.73%,遠較智利0.56%FER及英國1.19%FER的同類計劃基金收費為高,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強積金2000年12月實施至今,推行年期及基金資產規模較其他國家仍屬起步階段,因此市場難以下調收費。
高低收費差距可達10倍
現時市面基金收費差距最高可達4.45個百分點,據消委會研究顯示,截至9月中市面上提供39個強積金計劃合共523隻基金,當中開支比率最高的「銀聯AMTD強積金計劃AMTD景順目標2048退休基金」,收費比率高達4.62%,而最低收費的為「滙豐機構富達退休集成信託計劃」強積金保守基金,開支比率只有0.17%,兩者之間的收費差距驚人。
若以同類基金收費比較,各個混合資產基金收費之間亦仍有4.18個百分點的差別,相對上述 AMTD景順目標2048退休基金4.62%的最高開支比率,同屬混合資產基金的「友邦強積金優選計劃」基金經理精選退休基金開支比率僅為0.44%,兩者收費差距達10.5倍。
各基金類別當中,另一較為主流的股票基金之間的收費差距亦有2.45個百分點,分別為最高收費2.96%FER的「東亞強積金集成信託計劃」歐洲股票基金,以及最低收費0.51%FER的「友邦強積金尚選計劃」全球基金。而保守基金的收費則介乎0.17%至1.17%。要選擇合適的基金計劃,基金回報表現及收費應同時考慮,而基金表現與收費之間未必有直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