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市建局昨日公布首個工廈重建先導項目,以12億元收購中西區堅尼地城一幢工廈,重建為住宅大廈。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為配合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及供應房屋,市建局昨日公布首個工廈重建先導項目,投資約12億元,收購中西區堅尼地城一幢樓齡達40年的工廈,重建為一幢23層高的住宅大廈,提供約180個單位,大部分為面積小於500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料2018年/19年完成。現時工廈的地積比率為10,重建為住宅大廈後會降至8或9,市建局預料項目虧損逾億元。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倘有需要,政府會注資市建局,但相信未來1年也毋須「泵水」。
港府今年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提出加快更新舊工廠區,釋放更多可供房屋或商業發展的土地,並邀請市建局,以先導計劃形式推行工廈重建項目。陳茂波昨日首次以發展局局長身份出席市建局重建項目發布會,他表示,為確保工廈重建計劃不會影響市建局其他項目,以及考慮到政策目標是市區更新,市建局或未能做到收支平衡,有需要時,政府會注資市建局,並期望市建局在未來的重建工作「做多些,做快些」,以增加房屋供應。
本年度選定2工廈重建
市建局已選定兩個工廈重建項目在2012/13年度展開,昨日公布的首個項目會用作住宅用途,而明年首季啟動第2個項目則為商廈。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項目的挑選準則,包括樓宇狀況屬明顯失修、樓齡逾30年、地盤面積逾1,000平方米、高空置率、樓宇內較少重型工業和多作非工業用途,以及業權分散,沒有單一業主擁有逾30%業權。
「祥興」約4成單位空置
昨晨逾20名市建局職員到士美菲路12P號的「祥興工業大廈」,展開佔用人凍結調查。該工廈建於1972年,樓高12層,地盤面積約944平方米,涉及14個業權和約11個經營者,現時約40%單位空置,其餘主要用作迷你倉和物流業等。市建局行政總監羅義坤指出,由於地段在法定圖則已被規劃作住宅用途,完成收購和遷置後,即可入則建樓,毋須改變土地用途,縮短重建時間。
羅義坤表示,重建後的住宅大廈樓高23層,樓面面積共8,090平方米,提供約180個單位,大部分實用面積小於500平方呎,設少量地下商舖,約佔200平方米,料2018年/19年完成,項目暫時未決定會否加入「港人港地」條款。他稱,收購賠償開支約7.3億元,加上4.76億元的建築、利息和其他開支,總發展成本約12.06億元,預計虧損逾1億元。
將推4,500個住宅單位
特首梁振英早前表示,多管齊下增加短、中、長期的土地和住宅供應。張震遠稱市建局會多方面配合,包括未來5年,市建局會增加和擴大重建項目的數量和面積,由市建局主導的重建項目,地盤面積不會少於1,000平方米,加上「需求主導」項目,總數近25個,總投資逾250億元,「不排除再增加(投資)」。倘政府期望市建局增加重建工廈的力度,市建局會配合,研究縮短規劃和收地時間;未來推出約4,500個住宅單位,當中近半為實用面積少於500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以及考慮在個別項目加入「港人港地」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