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煮海之歌 人文之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29]     我要評論

 中國海鹽博物館的第三展廳是「煮海之歌」,介紹了「人文之鹽」。五千年的海鹽文明不僅造就了人們豐富的物質財富,也造就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其中包括民俗、文學、藝術等等。新開鹽門:當時兩淮地區的鹽要運送到湖廣、江西一帶,因為那帶的河道十分狹窄,所以鹽運到儀征一帶時就要把鹽打包成小包,用小船運出去。所以儀征一帶的人就以掣捆引鹽為職業,鹽起運的那天就叫新開鹽門。因為這關係著人們一年的生計,所以在這一天要舉行大型的祭祀典禮和民俗活動。祭張王:這位就是元代十八條扁擔起義的領導人張士誠,因為他當時率領鹽民起義的時候對百姓毫不侵犯,起義成功後開倉賑濟百姓,所以得到了老百姓的擁戴。當時民間有祭地藏王的習俗,人們取的是藏和張的諧音。也就是明祭地藏王,暗祭張士誠。鹽民嫁女:我們現在的人結婚時,婚禮的流程特別多。以前鹽民嫁女的婚嫁習俗,在婚禮的前一天,要把婆家和娘家的船合併到一起,稱為「船過船」。新人上船後,要脫下鞋子,擺放在船艙口,寓意和諧美滿。最裡面還有一條小船,這艘船上沒有槳和櫓,最後一個流程就是把新人送到這艘船上,再由新郎的父母把船推向遠方,新郎新娘就在這樣漂浮不定的小船上度過他們的新婚之夜。都天廟進香:都天神指的就是唐代的張巡,因當時平定安史之亂有功,使得長江下游的百姓免受其害,所以每年的9月16日都會有一個都天廟進香。但是在蘇北地區,卻有其他的寓意,因為在這一天也是張士誠的祭日,所以也會順便祭拜一下張士誠。曬龍鹽、烘缸會:兩淮地區,不管是煎鹽還是曬鹽,都需要好天氣,所以人們都崇拜太陽神。

 展廳中可以看到我國三大鹽宗,中間是產鹽之宗,創造了煮海為鹽這個生產技術的夙沙氏;最右邊的是經鹽之宗——膠鬲,他是中國第一代鹽商;最左邊的是管鹽之宗——春秋戰國時期的管仲。鹽民們在生火煎鹽之前,要祭拜鹽宗,希望他們保佑能有個好天氣;滅火收煎後,也要祭拜,希望鹽宗保佑鹽產業能大豐收。

 除了民俗風俗外,還有很多與海鹽有關的神話傳說,落鳳化鹽:說明了鹽的珍貴;悟空盜鹽:相傳在很久以前,鹽只有人間有,天上是沒有的。有一次玉皇大帝到民間來做客,嘗到了鹽的鮮美。於是就命令太陽神把鹽烤成鹽磚,帶到天庭只供他一個人享用。這件事後來被孫悟空知道了,他決定為百姓討回公道,把鹽磚偷了出來,在和天兵天將的追逐中,不小心把鹽磚掉進海裡,從此,海水就是鹹的了,人們要用鹽,把海水一煮就能得到了。這說明了古代鹽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張羽煮海:說明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與海鹽有關的文學經典是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鹽的生產過程中,許多法律法規、生產方式都被記載在鹽法志書裡,展櫃裡有兩淮鹽法志,山東鹽法志等等,兩淮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海鹽產區,曾經修纂鹽法志書七次之多,這些鹽法志書為後世研究古代歷史和鹽業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在海鹽生產過程中,一些出自鹽民或長期接觸鹽民的詩人寫了很多關於海鹽的詩句,比如說,李白曾寫過:吳鹽如花皎如雪。吳鹽指的就是淮鹽,還有宋代詞人柳永寫的《煮海歌》。這尊銅像是吳嘉紀,他出生於官宦世家,後來家道中落,生活十分貧困,其曾經燒過鹽,對鹽民的苦難生活有深切的感受,所以創作了許多關於鹽民的詩詞歌賦。

 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高峰時期,四大名著中的三部,都與海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說明鹽在當時人們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比如《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他的祖父曾經在朝廷擔任過巡鹽御史。比如施耐庵的《水滸傳》,施耐庵在張士誠率領鹽民起義其擔任的是他的軍師,張士誠後來南下了,施耐庵就隱居在鹽城的白駒鹽場寫了《水滸傳》,書中很多人物的原型和張士誠的起義是相似的。海鹽也與戲曲有關。淮劇原叫江北小戲,隨著徽商的進入,帶來了他們的休閒方式——聽徽劇,於是淮劇受到了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方式等方面逐漸豐富起來,就形成了今天這樣一個成熟的劇種。我們看到這邊有 一個淮劇的臉譜牆,其中我們可以找到京劇的影子。再譬如雜技,十八團雜技起源於建湖慶豐。十八團指的是當時的十八個鹽業生產基地,因為海岸線的東移,鹽民們失去了鹽業生產的條件,有一部分人就選擇了以雜技為生,自此,淮劇和雜技已不僅僅是鹽民的一種精神文化,也是他們的一種謀生方式。

鹽業步入現代化

 中國歷史上,華東沿海地區一共經歷了三次大的沿海開發,第一次是古代,興灶煮鹽;第二次是在近代,張謇提出的廢灶興墾;第三次就是在當代,大規模的開發沿海灘塗。前兩次都是單一的開發,一次是煮海鹽,一次是種植棉花,而第三次則是全方位立體化的開發,包括灘塗資源開發,整個華東沿海地區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後備土地資源;還有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它建有世界上第一個野生麋鹿保護區和國內最大的灘塗型自然珍禽保護區;港口資源開發,因為區域位置靠海,所以設置了很多港口,譬如陳家港、濱海港、射陽港、天生港和洋口港等。

 海洋文明時代的到來,標誌著鹽業進入了現代化的新時期。鹽,已經從國家的專有物成為大眾的日用消費品。這是進步的標誌,也是歷史痕跡的尋覓。在這所博物館中,我們看到了鹽的歷史,也見證了民眾生活福祉不斷提高的脈絡。

文:徐全

相關新聞
百家廊:諾獎緣何垂青莫言? (圖)
翠袖 乾坤:善待屁股
跳出框框 :情婦
琴台客聚:三場「非遺」講座
生活語絲:剪報
思旋天地:文史館
網人網事:中國式生存
漫步中國海鹽博物館 細嚼鹽與人的「美味」關係 (圖)
煮海之歌 人文之鹽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攜力作《失憶》造訪中國 (圖)
書評:那一年的芥川獎 (圖)
書介:貧窮主婦的美味料理日記 (圖)
書介:再見!金融大鱷——金錢與靈魂的終極角力 (圖)
書介: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圖)
書介:失控的正向思考 (圖)
書介:歐洲歷史新視角 (圖)
徵稿啟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