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攜力作《失憶》造訪中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謝爾.埃斯普馬克

 莫言斬獲諾貝爾文學獎,令坊間掀起陣陣諾貝爾旋風。為國人所熟知的著名漢學家、諾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剛剛抵滬,另一位重量級諾獎相關人士——現任諾貝爾文學獎五人評選委員會成員、並曾17次出任評委會主席的謝爾.埃斯普馬克(Kjell Espmark)亦接著到訪。不過,埃斯普馬克此行的身份是「作家」,因其潛心十年創作的七卷長篇《失憶的年代》之首卷《失憶》本月正式登陸中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羅蘭 圖:本報上海傳真

 諾貝爾獎令諸多作家趨之若鶩,那麼獎項評委會成員究竟有幾分「成色」?除了「諾貝爾文學獎五人評選委員會成員」、「曾17次出任評委會主席」等響噹噹的頭銜,謝爾.埃斯普馬克更重要的身份是瑞典著名作家、詩人、文學評論家、文學教授,並曾擔任斯德哥爾摩大學文學院院長。作家余華在讀過埃斯普馬克的作品後,曾為其感到惋惜,因在他看來,埃斯普馬克與諾獎的特別淵源,反倒成為他問鼎諾獎的最大障礙,「如果不加入瑞典學院,他也會像特朗斯特羅姆(瑞典著名詩人、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那樣,拿到一大筆錢(指獲得諾獎獎金)。」事實上,雖然缺少一座諾貝爾獎杯,埃斯普馬克卻早已是「得獎專業戶」,他曾攬獲多項瑞典和國際的重要文學獎項,包括瑞典貝爾曼文學獎、特朗斯特羅默文學獎和意大利德尼諾文學獎及卡皮羅文學獎。

給社會做一次X光透視

 埃斯普馬克首次帶來中國的作品《失憶的年代》是一部擁有現代主義特色的長篇小說總集,它由七卷既獨立成篇又互相關聯的小長篇構成,七個故事中的七位主人公都是當代瑞典社會生活的忠實見證人。在《失憶的時代》裡,作家轉動著透鏡聚焦,向讀者展示如下情境,用的是諷刺漫畫式的尖銳筆法——記憶在這裡只有四個小時的長度。「小說從一個瑞典人的視角去觀察,但其所呈現的圖像在全世界都是有效的,」埃斯普馬克如是闡述他的創作意圖,「傑出的歷史學家托尼.朱特最近還把我們的時代稱為『遺忘的時代』,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有人表達過相同的看法,從米蘭.昆德拉一直到戈爾.維達爾:昆德拉揭示過佔領捷克的前蘇聯當權者是如何抹殺其祖國的歷史,而維達爾把自己的祖國美國叫做『健忘症合眾國』。」

 「現代人越來越生活在當下,過去就如一個黑洞,在那裡一切都可以消失:英雄、罪犯、明星、無名的群眾。它們甚至是活生生地在那裡消失,不像古代那樣,是當大限來到之時才消失,」在埃斯普馬克看來,捷克作家伊萬.克里瑪將現代社會的「失憶」表述得最為清楚,「但是,把這個重要現象當作一個系列長篇小說的主線,這大概還是第一次。」

 《失憶的年代》選擇了七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分別構成七卷小長篇:失憶、誤解、蔑視、忠誠、仇恨、復仇、歡樂,每部小說都是一幅個人肖像的細密刻畫,好像一部社會史詩,濃縮在一個單獨的、用尖銳筆觸刻畫的人物身上。埃斯普馬克謙虛地表示,雖然這是巴爾扎克等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一度想實現的目標,但其實他本人並沒有這樣的野心,「我只是想給社會做一次X光透視,展示一張張現代人內心生活的圖片——焦慮不安、熱情渴望以及茫然失措。」在他看來,《失憶的年代》是針對但丁《神曲》和巴爾扎克《人間喜劇》的文字遊戲,「在我的小說系列裡,人墮落到了最底層,在地獄色彩的時代裡,他們的恐懼、他們的慾望和內在的破碎被無限放大了,但這七部長篇小說的真正主角,其實正是你。」

 此次由世紀文睿出品的《失憶》是這部系列作品的首卷。埃斯普馬克以意識流的筆調,呈現失憶狀態中人物的思維碎片。《失憶》以第一人稱敘述,主人公艾力克.克爾維爾在某個政府機構主持一項針對失憶症的調查研究,同時,他又懷揣私念——既想擺脫「失憶」造成的自我身份迷茫,又想要尋找一個記不得音容樣貌、卻只留有深刻思念的她——L。但是,問題在於,沒有記憶,每種解釋都變得隨心所欲,所有路徑都游移不定。埃斯普馬科的《失憶》,頗有些《變形記》和《局外人》的意味。

為諾獎釋疑

 不過,此番來華,埃斯普馬克當然無法規避有關諾獎的提問,對此他顯然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知無不言,有問必答。被問及為何屬於中國的諾獎遲來那麼久,埃斯普馬克略帶遺憾地透露,根據諾獎規定,作協主席都有資格提名候選人,但諾獎很長時間未收到來自中國的提名,「甚至是當年的魯迅,有資格提名的人沒有提名他,是我們自己發現的,但也很遺憾地錯過了,在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會長都可參與提名,但他們從不提名。 」

 至於莫言獲獎後,頒獎詞「hallucinatory realism」一度被翻譯為「魔幻現實主義」,埃斯普馬克直言,他很不喜歡這個譯法。「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馬爾克斯或者福克納,好像莫言只是在模仿別人,這會貶低他的價值,我們的頒獎詞更有幻覺、幻想的意味。」埃斯普馬克說,「莫言的想像力豐富,扎根於中國傳統的說書藝術,這是他超過馬爾克斯和福克納的地方。」

 坊間也有擔憂,獲得諾獎會否令一位原本才華橫溢的作家居功自傲,停滯不前,埃斯普馬克反駁道:「被諾獎鼓勵的例子更多,愛爾蘭詩人葉慈獲獎後寫出了更加偉大的作品,托馬斯.曼也在得獎後寫了《浮士德博士》等力作,諾獎評委會甚至還討論過是否有必要再次頒獎給他。」

 在埃斯普馬克作品研討會上,「中瑞文化交流資助基金」計劃也同時啟動。這項由沃爾沃汽車贊助的基金主要用於兩個方面,既資助瑞典譯者將中國優秀作品翻譯成瑞典語,也用於資助中國出版界將瑞典經典作品翻譯成中文,在幫助更多優秀的中國文學走出國門的同時,亦增進中瑞兩國的文化交流。該基金2012年度獎金頒發給了瑞典漢學家陳安娜,以表彰其在翻譯莫言作品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績。而據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透露,另外一些在中國文壇久負盛名的作家如余華、王安憶、閻連科、賈平凹、蘇童、張承志、韓少功等的作品,也已經有或將有瑞典文譯本。

相關新聞
百家廊:諾獎緣何垂青莫言? (圖)
翠袖 乾坤:善待屁股
跳出框框 :情婦
琴台客聚:三場「非遺」講座
生活語絲:剪報
思旋天地:文史館
網人網事:中國式生存
漫步中國海鹽博物館 細嚼鹽與人的「美味」關係 (圖)
煮海之歌 人文之鹽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攜力作《失憶》造訪中國 (圖)
書評:那一年的芥川獎 (圖)
書介:貧窮主婦的美味料理日記 (圖)
書介:再見!金融大鱷——金錢與靈魂的終極角力 (圖)
書介: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圖)
書介:失控的正向思考 (圖)
書介:歐洲歷史新視角 (圖)
徵稿啟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