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呂超(右)、劉伯濤(左)與研究團隊成功提高光通訊技術速度四十倍。 理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由以往56K撥號上網到今日100M寬頻上網,現代人通訊網絡速度要求與日俱增。香港理工大學光電子研究中心最近研發新一代光纖,透過結合光學、統計學與訊號處理技術,以電訊號處理技術,補償光訊號高速傳送時所受干擾,令上網速度提升40倍,每秒可下載逾177小時YouTube短片。該研究獲通訊科技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青睞,希望數年內推出市場。
相干接收技術衝破限制
在光通訊技術下,越高速的訊號往往越容易受干擾,令接收端無法準確接收,所以在速度上有一定限制。為避免光纖中的二氧化硅粒子與光訊號產生光電磁作用,造成干擾。有見及此,理大團隊建議用相干接收 (Coherent detection)技術,在接收端先把光訊號轉變為電訊號,並解構干擾機制,以相應電訊號技術作補償處理,衝破原有物理限制,把每秒10Gb傳送速度提升至400Gb。
華為供設備資金助研發
該研究項目由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呂超、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譚華耀及助理教授劉伯濤負責。有見研究實際可行,符合成本效益,華為過去5年投入設備與資金,與理大共同研發技術,並已申請數項專利。
上述研究同時在《Optics Express》、《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等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