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股結束3日跌市,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回升213點。中通社
——金管局再入市壓港匯 港股食尾糊升213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馬子豪)香港樓市進入「冰火交戰」時期:一方面政府出招壓樓市,令一二手銷情驟降,更錄得首宗蝕讓成交,成為辣招後第一滴血,另一方面熱錢不斷湧港;但也有內地買家寧多付15%的買家印花稅,也要圓在港置業夢。面對全球量寬衍生的熱錢,辣招恐也難敵。昨日傍晚,金管局再入市壓港匯,沽出27.13億港元,兩周內6度共注資近200億港元,但港匯仍在7.75強方保證附近徘徊。在資金湧港效應下,僅跌兩日的地產股昨紛紛反彈,升1%至5%不等。
金管局連續兩日向市場注資,以遏止港元強勢,昨日傍晚向市場沽出27.13億港元,也是在不足兩周內第6度承接美元買盤沽出港元,合共向市場沽出197.51億港元,令銀行體系結餘在後日將增加至1,684.3億港元。
辣招或累樓按業務放緩
中銀香港(2388)副董事長兼總裁和廣北昨表示,港匯持續上升,金管局入市維持匯率乃正常做法。他認為,美國推出QE3後,每月無限量買債,加上歐洲央行向市場注資,令新增資金流入亞洲區,本港是區內經濟增長較快地區,自然吸引熱錢流入。他指,若美國繼續量寬,熱錢會繼續流入本港,但維持多久,則仍要視乎歐洲央行的貨幣操作措施會否令當地流動性上升。
對於政府日前出招遏抑樓市,和廣北認為若令銀行按揭業務減少不足為奇,因樓價已累積一定升幅,加上外圍經濟不明朗,本港銀行按揭業務增長已放緩,但政府新政策對於樓市的實際影響程度要再觀察,不排除未來銀行按揭業務增速會繼續放緩。
10月整體大市升801點
熱錢圍城下,港股在10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結束3日跌市,升213點,以全日高位21,641.8點報收,成交480億元。地產股經兩日大跌後反彈,地產指數升1.37%跑贏大市。本地地產股昨升幅不俗,新地(0016)升0.94%,長實(0001)升2%,恒地(0012)升1.23%,信置(0083)升1.3%,英皇國際(0163)更升5.085%。地產代理股美聯(1200)亦回升0.773%。
總結10月,恒指升801點,升幅3.8%,市場原先憂慮的股災並沒出現。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表示,雖說熱錢正流入本港,但港股成交只有400多億元,並不算很高,反映資金未大量流入股市,有跡象顯示,近日亞洲貨幣被炒上,資金可能停泊在港,伺機再流向亞洲其他地方。
中美換屆添不明朗因素
不過,投資者常忽視實況,先炒了熱錢概念再算,他指,由於昨日大市的沽空比率回升至近一成,可能是大市轉向下的訊號。但在所有港股中有多達802隻報升,下跌只有379隻,顯示大市短期整體仍向上。
沈慶洪預料,即將舉行的美國大選和內地「十八大」,會令大市不明朗因素增加,基金大戶皆會靜觀其變,故料恒指暫難升越22,000點關口,成交也會偏低,惟熱錢流入下使恒指21,200點有支持。11月期指收報21,674點,高水32點。國指收報10,582點,單日升123點,整個10月國指則升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