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兆富。張偉民 攝
——業內:或發展商放風圖低價中標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政府10月底出兩辣招壓樓市後,上周五首度有地皮截標,兩幅地皮雖然最終獲16份標書,反應不錯,但昨日卻謠言滿天飛,傳兩幅地皮都會流標。地政總署對消息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會盡快公布招標結果。業內人士指,新措施後,發展商出價肯定大打折扣,地皮流標亦不無可能,但亦不排除有財團藉流出消息給予政府壓力,以免地皮低價流標。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突然收到消息,指上周五截標的兩幅地皮將軍澳第66D2區及馬鞍山落禾沙地皮,將以流標收場。本報隨即致電地政總署作出查詢,惟發言人未正面回覆消息,只說招標程序未完,有結果會盡快公布,並指現階段不宜作任何揣測。按照過去經驗,招標結果一般於截標後約一周內公布,而開標前政府保密功夫相當嚴密,但昨日於開標前卻突然有流標消息傳出,情況可說相當不尋常。
地政總署稱不宜作任何揣測
市場傳出流標,其實亦有跡可尋,因為兩地屬於政府上月出招後首度截標的兩幅官地,招標反應及出價,可說直接反映發展商對後市的看法。截標前,其實已有多間測量師行將估值大幅調低約一成,多間入標財團更表示出價上會較為保守,可以預期今次土地成交價會相對較低,因此流標並非無可能。但亦有業內人士指,不排除個別發展商希望藉傳出消息給予政府壓力,以免地皮因為低價而流標收場。
事實上,由於官地一般屬中型規模的土地,多間發展商有力競投,多年來流標或流拍情況並不常見,對上一次為2010年9月柴灣連城道地皮,以流拍收場。反而港鐵土地因為規模較大,發展商在競爭少、風險大的情況下,出價偏低,流標情況就會較常見,今年7月中大圍站上蓋項目就曾流標,地皮提供多達2,900伙,據悉,最快年底前會重新招標。
李兆富:限制需求不如增供應
事實上,政府上月底推出「加強版」SSD(額外印花稅)及新增BSD(買家印花稅)兩辣招,以減低炒家的入市需求,雖然贏得市場大多數人掌聲,但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李兆富卻擔心,政府以稅務扭曲市場,是在破壞香港自由市場經濟的優勢,將外來購買力拒之門外,等同「自毀長城」,開了政治問題以經濟手段解決的先例,亦令日後一旦樓市下行時,風險大增。認為樓市問題應交由市場自行調節。
他又認為,相比兩項措施,政府不如再加快批出樓花物業,以短期增加供應滿足需求,長遠而言則需努力開發土地。又強調市民買不起樓房的另一原因,是收入追不上樓價,其中強積金的扣減是一個原因,建議強積金可彈性取出作為供款買樓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