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獨立專題探究」繁複如無底深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許振隆建議將「6大單元」的主題具體化,令師生更容易掌握教學內容和深度。 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除課程內容量和深度需要檢討外,通識科的「獨立專題探究」(IES)亦因課時不足及學習差異等問題,引起學界關注。IES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完成擬題、學習研究方法、撰寫提交獨立報告等連串繁複工作,但在現有課時安排下,每名學生每年平均最多只獲分配47分鐘接受老師個別指導,所以只能於課後投放額外時間跟進。通識教育會會長許振隆便形容IES像「無底深潭」,師生的付出無可量計。

僅受47分鐘指導 學生如「輪街症」

 許振隆表示,對高中生來說,掌握研究方法是一大挑戰,學習需時,加上IES是一份獨立的報告,老師不能單以課堂講授,有需要逐一個別跟進。不過按課時安排,3年新高中通識科獲分配270小時,當中IES佔90個課時,即平均每年30小時1,800分鐘,在一班共有38名學生下,即使老師將全部用作個別教學,每人也只得47分鐘,猶如「輪街症」。當中尚未計算要特別照顧程度較差學生所付出的時間,又或遇有學生呈交IES延誤,要額外花時間追收報告和輔導。

減呈分次數無助紓壓

 今年初考評局落實精簡考評安排,通識科IES的呈分次數減至4次,不過伍華中學校長劉柏齡認為,那對紓緩師生壓力沒大幫助。他指,IES是一整個項目,減少呈分次數只減省行政工作,整體工作量並無減少,加上學校課時不足,現時學校只能將IES移到星期六處理,他表示,與建議的90個課時相比,該校師生往往需要額外多用50%時間,才能處理好IES,負擔很重。

相關新聞
檢討新高中系列:通識籠統「教過龍」 師生吃力不討好 (2012-11-09) (圖)
21萬學生修通識 學校紛自救 (2012-11-09) (圖)
「獨立專題探究」繁複如無底深潭 (2012-11-09) (圖)
汪國成辭任東華學院校長 (2012-11-09) (圖)
《專院條例》檢討諮詢 學界挺8修訂建議 (2012-11-09)
言必有「中」:簡化字迷思 (2012-11-09)
收生「生態失衡」 自資大專超收掠水 (2012-11-08) (圖)
「超額收生」自資院校 (2012-11-08) (圖)
「收生不足」自資院校 (2012-11-08) (圖)
「雙軌年」竟收不足 校長怨不公 (2012-11-08) (圖)
自主權變無王管 「聯盟」被批「不自查」 (2012-11-08)
教學有方:我甚麼時候才算長大?(二) (2012-11-08)
新高中檢討 中文企會財「減料」 (2012-11-07) (圖)
新學制檢討重點建議 (2012-11-07)
教局撥320萬 助非華語生考中文 (2012-11-07)
蘇州評彈 3大奏《雷雨》 (2012-11-07)
夏利萊500萬捐科大教授席 (2012-11-07) (圖)
檢討新高中系列 (2012-11-06) (圖)
新高中欠500課時 狂補堂師生齊癲 (2012-11-06) (圖)
「組合科學」艱深多放棄 (2012-11-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