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襄子。 網上圖片
王兆貴
在我的印象中,根據地這個詞是與抗戰聯繫在一起的,是那個年代的「特產」。後來發現,早在反清起義初期,孫中山先生就曾以檀香山為根據地,開展民主革命鬥爭。後來,他又把廣東作為根據地,三次在廣東建立革命政權,矢志將廣東革命根據地建成模範省。
根據地究竟源於何時,目前尚無史料確證,從概念上來說,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根據地是指開展武裝鬥爭的大本營,廣義的根據地是指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地。若按後者理解,作為一個歷史性話題,根據地就不限於近代、現代,而是古已有之。
三國時期,劉備曾先後投奔陶謙、呂布、曹操、袁紹等人,東奔西跑了大半生,連個立錐之地也沒有。後來,他聽取了諸葛亮的建議,奪取荊州,攻佔益州,拿下漢中,然後建立了蜀漢政權,這才有了與曹魏和孫吳抗衡的根基。毛澤東在同部下談及《三國演義》時說: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組織了一個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幹部」一起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根據地。
對於一支隊伍或者新生政權來說,根據地的重要性是毋庸贅述的。那麼,根據地之所以值得依賴,其「根據」又是甚麼呢?在《國語》中,有一段關於趙氏家族以晉陽為基地,兩度反敗為勝的故事,也許能說明這個問題。
春秋末年,晉國公室衰微,大權旁落,分屬於趙、魏、韓、智、范、中行六大氏族,即所謂的「六卿」。趙氏家族的首領趙鞅(亦稱趙簡子),是一位很有眼光的政治家,為使趙家在晉國政局中立於不敗之地,早在晉定公十五年,就派家臣董安於在晉水之陽修築城池,監造倉庫,減輕賦稅,寬厚待民,使晉陽成為趙氏的堅固堡壘之一。當范氏、中行氏挑起戰端,聯合攻打趙氏,趙簡子被迫退守晉陽,趙氏家族才化險為夷。董安於死後,趙簡子又派另一心腹謀臣尹鐸為晉陽宰。尹鐸請示說,您是想讓晉陽像剝繭抽絲一樣抽稅不停呢?還是讓它成為您的一道牢固的屏障?趙簡子說,當然是後者!於是,尹鐸採取合併人家、減少戶籍的方式以降低稅收,讓百姓休養生息,安居樂業,晉陽很快繁榮起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鞏固的後方,趙簡子生前一再告誡兒子趙襄子,晉國一旦發生變亂,你千萬不要嫌尹鐸年輕位卑,不要怕晉陽路途遙遠,一定要把晉陽作為起死回生的最後據點。
趙簡子去世後,晉國政局果然有變。實力雄厚的智伯取代趙氏成為正卿,執掌國政,並仗勢向韓趙魏三家索要土地。韓魏兩家情知不是智氏對手,只好拱手讓出萬戶之邑。趙家可沒那麼聽話,斷然拒絕了智伯的無理要求。野心勃勃的智伯惱羞成怒,於是便脅迫韓魏兩家聯合出兵攻打趙氏。轉眼間,趙氏的地盤一個一個地失去,家臣們也紛紛倒戈,戰局急轉直下。無奈,趙家的繼承人趙襄子只好考慮退路。
當時的趙襄子還有三個去處可選擇:城池堅固的長子、倉廩充實的邯鄲和路途遙遠的晉陽。危難中,有隨從建議就近退守長子或邯鄲。趙襄子想起父親生前的囑托,沒有採納隨從的建議,而是毅然遠走晉陽。經過尹鐸治理的晉陽,果然沒讓趙家父子失望,再次解趙氏於危難之中,並奠定了趙國在戰國七雄中的地位,最終走向強盛。智氏滅亡之後,趙魏韓「三家分晉」,歷史就此翻開新的一頁,華夏大地進入戰國時期。
作為根據地,晉陽確實是趙家的幸運之城。但是,這樣的幸運並非上天所賜,而是趙家精心打造、苦心經營的結果。在根據地的選擇上,地勢的險要、城池的堅固、糧草的豐足當然十分重要,但這三條並非晉陽所獨有,就近的長子城、邯鄲城也都具備,趙家父子為甚麼捨近求遠,跑到晉陽去避風頭呢?
春秋時期的晉陽城,可以說是按照備戰備荒的要求修築起來的。經過董安於、尹鐸兩人的營造和治理,城牆不可謂不堅固,倉廩不可謂不豐盈,戰備不可謂不充分,但在智、韓、魏三家的聯合圍攻下,險些淪為水鄉澤國,若不是晉陽百姓矢志堅守,恐怕很難撐持到最後。
從歷史記載來看,晉陽城可以被攻陷,但不會被瓦解。趙襄子率部逃亡,一路上,難民見了他們都躲得遠遠的,可進了晉陽城,情況就不一樣了,百姓不但歡迎他們,而且願意與趙氏共存亡。尹鐸一聲令下,全城的百姓很快就動員起來,走上城樓,保家衛國。智伯率領聯軍兵臨城下,鏖戰三月不下,圍攻年餘不克,於是引水灌城,晉陽頓時變為汪洋,還差六尺就要漫過城頭。城裡人只好緣樹而居,懸鍋燒飯。糧食很快光了,士卒病弱不堪,百姓「易子而食」。可是,城池依舊巍然屹立,人民也無叛降之意。生死存亡之際,趙氏派家臣趁夜出城,潛入韓、魏營中,痛陳「唇亡齒寒」的利害,終於說服魏、韓反戈。於是,趙、魏、韓三家裡應外合,一舉剿滅智氏。
常言說,最堅固的堡壘是人心築成的。趙氏家族所以能背靠晉陽起死回生,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人心所向。這一條不僅至關重要,而且不是所有的城池都具備的。
公元407年,後秦的安北將軍劉勃勃擁兵自立,自稱大單于,國號大夏(後世亦稱胡夏)。這位後來改姓赫連的胡夏君主,即位後南征西討,戰功卓著,但為政殘暴嗜殺,狂妄傲慢,關中百姓深受其害。公元413年,赫連勃勃驅役十萬民眾,在朔方水之北、黑水之南營建都城。古詩云「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座歷時六七年築就的城堡,就在無定河邊,取名「統萬城」,寓「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之意。該城採用「蒸土法」建造,即把白石灰、白粘土以糯米汁攪拌,蒸熟後進行灌注。築成後用鐵錐檢驗其硬度,凡能刺進一寸,便認定不合格,即把築牆者殺死,將屍首填入牆中,築城過程中被殺的工匠達數千人,以致城牆堅固可抵刀斧。
赫連勃勃興建統萬城,目的是抵禦外敵入侵,鞏固胡夏統治,進而擴大疆土,造就千秋霸業。然而,由於他兇殘暴虐,國內民心盡失。赫連勃勃死後的第二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便率軍攻破統萬城,胡夏國隨之亦亡。拓跋燾進城後,看到雄偉壯觀的城牆和雕樑畫棟的宮殿,不無感慨地說,豎子之國,竟敢如此濫用民力,如此奢華,怎能不亡!班師回朝後,有大臣勸他適時加固城防,拓跋燾回應說,古人言「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統萬城可謂固若金湯,最後還不是被攻克了嗎?凡成大事者,皆應順乎民心,借助民力,切不可重蹈胡夏之覆轍。由此可鑒:民心的向背,是城池興廢乃至國家存亡的根本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