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右)指出,關愛基金共推出18個項目,涉款17億元,惠及逾10萬名市民。旁為執行委員會主席羅致光。劉國權 攝
納入扶貧會前助租呼吸器 每月最高$250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即將納入扶貧委員會旗下的關愛基金,昨日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會後宣布為合資格的嚴重肢體殘疾人士提供額外津貼,協助他們租用呼吸機等輔助醫療儀器,約400人受惠,每個個案金額為每月2,000元或2,500元,為期一年。政務司司長、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指出,關愛基金至今近兩年,共推出18個項目,涉款17億元,惠及逾10萬名市民,當中部分項目正研究或已由港府恒常化推行。她又強調,關愛基金貯備充足,毋須額外注資。
港府成立的扶貧委員會於下月召開首次會議。成立至今近2年的關愛基金,所有工作都會過渡至扶貧委員會下設的關愛基金專責小組。林鄭月娥昨日在關愛基金督導委員會最後一次會議後表示,會議回顧基金過去近2年的工作及前瞻未來路向。她指出,基金過去曾推出的17個項目當中,除了部分因處於申請階段而未看到申請及受惠人數外,總計已有逾10萬人受惠;其中資助病人的藥物需求項目,則已在試行後納入政府常規撥款機制之中。
基金財政足 本年可用1億
她指出,一眾委員均認同關愛基金已達到成立目的,即是找出在安全網以外的「N無人士」,「這對我們日後扶貧委員會的工作,打好一個基礎」。對於坊間不少聲音指關愛基金在商界募捐的資金不足,有「爛尾」之危,林鄭月娥強調,基金推出的18個項目,總承擔額及撥備約為17億元,但當中不少項目用不完撥備款項,或非一次性撥款,至今實際只用了逾4億元,基金財政十分充裕。
她表示,私人承諾的18億元捐款至今已收到9.5億元,預計本年度再收到3億元,餘額亦有信心在下年度收到,「加上政府注資的50億元本金在金管局的投資回報,我們很有信心基金將有足夠財政資源」。她進一步指出,如今個財政年度再要推出新項目,仍有逾1億元;下個財政年度則有6億元可用,暫無計劃主動呼籲商界捐輸。
林鄭月娥表示,昨日的會議亦通過第十八個資助項目,為合資格的嚴重肢體殘疾人士用呼吸機等輔助醫療儀器時提供額外津貼,為期一年,料明年初正式推行。
無領綜援 家庭資產限18萬
申請人年齡必須為60歲以下,沒有申領綜援,且居於社區,家庭總資產10萬元以下,每月可獲2,500元津貼;如資產超過10萬元但不超過18萬元,則可每月獲發2,000元,預計400人受惠,涉款1,200萬元。
林鄭月娥指出,該批嚴重肢體殘疾人士,本已領取每月逾2,700元的高額傷殘津貼,加上關愛基金早前推出的每月2,000元津貼,若連同最新津貼,每月可合共領取7,290元津貼。她又謂,社署聯同醫院管理局正研究及設計一個全新項目,希望為居於社區的嚴重肢體殘疾人士提供一個更全面的幫助,包括他們在醫療儀器方面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