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青島篇:力保老城區 遠見贏讚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俞正聲主政青島期間,保留了青島的老城風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永傑 山東報道)對於很多老青島人來說,俞正聲絕對是他們心目中的「好市長」。原青島圖書館館長的魯海,從俞正聲初到青島任職時已相識,更參與了其主政期間青島的多項建設過程。作為一位人文學者,他對俞正聲的觀察有著政績數字以外的切實感受。

 1989年俞正聲到青島任副市長時,魯海就與他聯繫,希望通過其回憶,以研究他父親俞啟威當年在國立青島大學求學及進行地下黨活動的情況。魯海對本報記者說,當時俞正聲誠懇地對他說,「你願意研究我父親我很感謝,但是我不能講。」後來俞正聲在去一間學校慰問時,遇到了魯海當教師的兒子,俞正聲還主動提起此事,抱歉地表示「我們以後慢慢來做吧」。

 此後,先後擔任青島市長、市委書記的俞正聲一直與魯海保持聯繫。魯海出版了一部介紹青島歷史文化的書,俞正聲更為這部書寫了序言。直到俞正聲到建設部工作時,魯海還與他通過信件。

自住向北屋 廣廈庇高知

 在魯海的印象裡,俞正聲是一位低調、務實的幹部,他剛到青島工作時,分配給他的宿舍位於青島的沂水路,是一間北向的房子,白天很難照進陽光。每到冬天晚上,俞正聲都是裹著棉大衣才能坐在客廳。這棟房子他一住就是好幾年。而他在青島主持工作的時候,卻想著給高級知識分子解決住房問題。

 文革結束後,為彰顯對知識的尊重,北京等地相繼建設了「高知公寓」。俞正聲主政青島期間,為落實對高級知識分子的福利,也建設了兩棟專家公寓,為當地240位文化界高級知識分子解決了住房問題。公寓於1993年選址設計,等這些專家入住時,俞正聲已經離開了青島。

 而另一項為市民稱道的成就是,俞正聲避免了內地城市發展中「拆舊建新」的循環,力主保護了青島西部的老城區,而將高樓大廈建在了東部新城。為青島留下了一片「萬國建築」薈萃的優美區域,成為外地遊客來青島最大的看點。魯海認為,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俞正聲也極具遠見,遠在20多年前,已開始對青島地鐵、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及新機場的選址建設。作為部分項目論證過程的親歷者,魯海對此也是深有感觸。

相關新聞
中央政治局常委故事 (圖)
上海篇:「夾着尾巴做官」 急民急 痛民痛 (圖)
承父母正氣 視特權為恥 (圖)
湖北篇:私服察民情 嚴懲官欺農 (圖)
青島篇:力保老城區 遠見贏讚譽 (圖)
外交部:新版護照疆界圖符合國際法 (圖)
大陸護照現日月潭 台當局發聲明 (圖)
專家解讀:爭議各方應盡早與華談判
加媒:大批戰機駐閩 隨時馳援釣島 (圖)
首張三沙市地圖發行 (圖)
中國遠程防空導彈部署西安蘭州 (圖)
中央政治局委員系列專題 (圖)
栗戰書 不整人 不耍滑 不偷懶 (圖)
走遍貴州基層 體察民情 (圖)
履職黑龍江 紓農困拍案立戰書 (圖)
溫文爾雅愛寫詩 理想當記者 (圖)
長期重視與港合作
栗戰書簡歷
十八大新路向問答
習近平頒命令狀 二炮司令升上將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