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栗戰書 不整人 不耍滑 不偷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栗戰書探訪貧困戶時,在農戶家吃中飯,給農戶9歲的兒子夾菜。 資料圖片

 2012年9月,62歲的栗戰書被中共中央任命為中央辦公廳主任。十八大期間,身為中辦主任的栗戰書,躋身中共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書記處,成為耀眼的政治新星。此前,他任職履歷涉及河北、陝西、黑龍江和貴州四省,深入基層,體恤民生,發展經濟,贏得了民眾及中央的充分肯定。栗戰書為人有「三不」準則:不整人、不耍滑、不偷懶。主張坦誠相見,互相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力量。因曾先後在華北、西北、東北工作過,栗戰書自稱「三北幹部」:河北有燕趙俠義之情,陝西有三秦豪爽之風,東北多屬移民後代,故古道熱腸、寬厚包容。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豐齊

 1950年8月,栗戰書生於河北省平山縣杜家莊一個名叫南溝村的小山窩裡。四面環山,溝嶺縱橫,溪水長流的溝盆中,零星散落著七八戶人家。但這個不起眼的小山窩,卻有一戶紅色世家,滿門二十多人參加革命,先後有三位烈士。栗戰書的叔叔栗政通陣亡翌年,栗戰書出生。栗政通久不歸家,卻給家裡寄過多封戰地家書。其父親為表達對兄弟的懷念,給兒子取名戰書,即戰地家書之意。受家風熏陶,栗戰書自幼上進,憧憬能像先輩一樣做一番事業。

 1970年前後,他曾在生產隊當「放羊倌」,耕耩拉打,多種農活幹得爛熟。1971年,公社推薦他上石家莊地區財貿學校,畢業考試8門課程7門滿分,總成績排全年級第一。1972年,走上工作崗位,分配到石家莊地區商業局辦公室任幹事。上世紀80年代初,栗戰書在石家莊地委辦公室工作。據《新西部》等內地媒體報道,當時,社會上有一股思潮引起他思考,他寫了封信,大膽寄給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建議高唱《社會主義好》,並將原歌詞中「右派分子想反也反不了」改成「反動分子想反也反不了」。這封信後來被批轉到中宣部,並發表在1982年5月26日《人民日報》第四版。

任職河北 與習近平「相鄰」

 1983年,33歲的栗戰書從正科級崗位破格提拔為河北無極縣委代理書記、書記。這一經歷,使他與現任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有一段任職交集。習近平1982年至1985年在河北正定縣擔任縣委副書記、書記。無極縣和正定縣接壤,兩地同屬石家莊市,相距不足30公里。習栗兩人皆出身紅色世家,年齡相若,同事一場,也是緣巧。

 1985年栗戰書升任石家莊地委副書記、地區行署專員。1986年任共青團河北省委書記。1990年任承德地委副書記、地區行署專員。1993年4月擢升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等職。

從放羊倌到中辦主任

 1998年栗戰書調陝西,2002年1月起任西安市委書記,提出創建「中國西安,西部最佳」的目標,將西安的未來發展定格在「最適宜創業發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之後,栗戰書又先後轉任黑龍江省長、貴州省委書記,直到現今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身高逾一米八,聲音響亮,笑容敦厚,栗戰書給人的印象,是地道的北方人。2008年3月,央視「名嘴」崔永元專訪時任黑龍江省長的栗戰書時,栗不無自豪地自稱「三北幹部」,指自己先後在華北、西北、東北工作過,這些地方都不是發達地區,但他引以為豪。他說,河北有燕趙俠義之情,陝西有三秦豪爽之風,東北多屬移民後代,故古道熱腸、寬厚包容。栗戰書久居三地,欣賞「三北」人的品質,自己也兼具「三北」人的性情。

相關新聞
中央政治局常委故事 (圖)
上海篇:「夾着尾巴做官」 急民急 痛民痛 (圖)
承父母正氣 視特權為恥 (圖)
湖北篇:私服察民情 嚴懲官欺農 (圖)
青島篇:力保老城區 遠見贏讚譽 (圖)
外交部:新版護照疆界圖符合國際法 (圖)
大陸護照現日月潭 台當局發聲明 (圖)
專家解讀:爭議各方應盡早與華談判
加媒:大批戰機駐閩 隨時馳援釣島 (圖)
首張三沙市地圖發行 (圖)
中國遠程防空導彈部署西安蘭州 (圖)
中央政治局委員系列專題 (圖)
栗戰書 不整人 不耍滑 不偷懶 (圖)
走遍貴州基層 體察民情 (圖)
履職黑龍江 紓農困拍案立戰書 (圖)
溫文爾雅愛寫詩 理想當記者 (圖)
長期重視與港合作
栗戰書簡歷
十八大新路向問答
習近平頒命令狀 二炮司令升上將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