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氏一家昨日參加商場活動,一家四口化身豬與大灰狼做話劇,親子關係美滿。香港文匯報記者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受時下消費文化影響,港人過聖誕節越來越豪。一項調查顯示,46%家長預算今年聖誕節會花費1,500元至4,000元為子女慶祝,6%人的預算更在4,000元以上;這樣高花費的比率較去年上升11個百分點。由於不少孩子已慣於慶祝,結果75%受訪小學生認為吃聖誕大餐及收禮物屬「奉旨」;另約6成家長坦言佳節期間只能抽出2天甚或沒時間陪子女。育兒專家指出,家長缺乏時間與子女溝通,卻以昂貴的禮物彌補子女心靈的缺失,做法大有問題。
屯門時代廣場聯同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在上月中進行一項有關「聖誕節家庭開支及親子」調查,成功以電話訪問了782名中小學生的家長及763名中小學生。
75%小學生「奉旨」食大餐收禮物
結果顯示,52%家長預算今年聖誕節會花1,500元或以上買禮物給子女及宴請子女吃大餐;比率較去年增加11個百分點。至於禮物方面,30%學生最渴望收到電子產品及電腦遊戲;但家長較傾向送玩具及遊戲產品或文具書籍。值得留意的是,有75%小學生和33%中學生均認為過聖誕必須食聖誕大餐及收禮物,反映小孩重視物質,家長應給予適當的指導。
調查又顯示,95%家長揚言有信心透過聖誕假期來促進親子關係,但44%的學童卻不表贊同。27%受訪小學生希望聖誕假期中會花5天或以上與父母共處,但另一方面,能夠抽出5天陪伴仍就讀小學孩子的家長僅約1成。
學者:物質滿足間接害子女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主席狄志遠認為,調查反映了父母都希望透過節日的慶祝和禮物表達對子女的愛與關懷;不過,他建議家長要好好利用聖誕假期,多與子女溝通,分享生活的點滴,而不是只著重於消費活動和物質上,而家長以昂貴的禮物作為心靈的補償,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對子女成長有不良影響,「送名貴價禮物給子女,間接令小朋友也對物質充滿慾望,或反害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