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夏枯草
中醫藥相關學者及業界人士不少都認同香港有本錢發展成中醫藥中心,甚至將之產業化為社會經濟貢獻,但這個產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呢?科大中藥研發中心主任詹華強指出,現時名貴藥材單項交易已成千上萬元起步,一些港製的中成藥也受內地遊客青睞;而大學及研究機構,也可透過中醫藥的科研項目申請專利,成為另一「財路」,再推動有關發展。
詹華強指出,香港能透過中藥材及中成藥零售爭取經濟效益,「內地人來港,最喜歡到哪裡買東西?其中一個就是藥房,還有那些燕窩店,因為他們對香港產品有信心。這些人都很願意花錢,是香港的大商機」。而未來若能更系統化,將中藥包裝好配上認證輸出,又是龐大的經濟潛力。
專利收益兩百萬元
中藥銷售主要在於商界層面,但詹華強稱,中藥研發對大學及科研機構來說也能帶來效益,以其中藥研發中心為例,便曾憑分析傳統中藥複方的項目,成功申請及出售專利而獲進賬,「我們曾藉成功從夏桑菊中抽取防止H5N1病毒入侵細胞的有效成分,以預防和治療禽流感,取得專利,更獲得廣州一大藥廠合作,收益逾200萬元」。 ■歐陽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