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盛認為,內地客在港已轉往一般大眾消費,而基於旅客數字龐大,故對本港零售業很有幫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本港私人消費開支於2011年第2、3季均錄得近1成增幅,但此後連續四個季度均未超過5%,最新公布去年第3季數據更滑落至2.8%。羅兵咸永道及經濟學人近日共同發表的報告預測,由於內地客消費開始「精打細算」,今年本港零售銷售可能只有1.5%增長,比去年2.7%遜色。
內地客精打細算赴歐
長期以來,「自由行」對本港消費、零售市道均有舉足輕重影響。羅兵咸永道香港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夥人鄭煥然指出,內地遊客近期改為前往歐洲購物,導致本港零售欠佳,再加上失業率有可能上升,因此估計今年零售僅增長1.5%,零售商的開店步伐也會放慢,而今年租金升幅亦料較去年為低。
交通銀行(3328)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亦認為,雖然業界相信「自由行」仍可支撐香港消費表現,但內地經濟的資金鏈問題仍存在,現時「內地人也自身難保」。此外,歐美經濟低迷也將間接影響港人的收入預期,加上今年就業情況或將欠理想,故預期今年本地消費意慾會較差。
「一般消費」仍有市場
高盛中國及香港經濟分析師鄧敏強的看法相對樂觀,指本地消費增長可能會較慢,但並無隱憂,雖然近年內地客在奢侈品方面的消費明顯減少,但「他們轉往一般大眾消費,例如飲食或購買奶粉等,基於訪港旅客數字仍然龐大,整體對本港的零售業仍然有很大幫助」。
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則認為,過去2個至3個季度本港消費均維持溫和增長,去年第3季2.8%的增幅雖然不算高,但部分是由於去年基數較高所致,由於外圍環境仍十分嚴峻,在此形勢下「能維持接近3%的增幅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她相信本港的消費表現大致可保持平穩,但期望像過去一樣達到雙位數增幅是不切實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