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大戲棚」去年廣受歡迎,今年捲土重來,但演期選在農曆新年前,不知是否吸取去年的經驗,明白戲迷在大年初一、二忙於拜年,沒法抽空看戲;其實職業班早已掌握這種改變,最早也只會在大年初三響鑼鼓,有些更把檔期推遲至大年初七。
去年「西九大戲棚」出現,引起一些朋友的思古幽情,好像大戲棚的出現就象徵粵劇藝術傳統「回魂」,廣東大戲終於找到她的根。我覺得這樣的想法有點表錯情。就全國性的「戲院」劇場發展而言,從明代開始,繼承了宋元兩代勾欄瓦舍的演出場地,在城市中提供演戲的,主要為酒館、「茶園」兩種場所。粵劇引李文茂等志士反清,被禁止演出。粵劇班假借京班名義上山下鄉到下四府等偏遠地方演出,戲台主要以臨時戲棚的形式搭建是可以理解的。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省港班」出現,以穗、港兩地為演出基地。當時,大戲院其實都是為上演大戲而建造的,部分如九龍的普慶戲院、香港的高陞戲院,它們的建造者也就是當時經營戲班公司的東主。大戲棚大概只會在神誕上演神功戲時才出現。
到了六十年代,無論港產電影或西片市場,無比地得到了擴張和發展,對傳統粵劇市場帶來嚴重打擊。當時香港可以上演粵劇的戲院其實不少,但都無意上演粵劇,粵劇被迫在公園裡或球場搭棚演出。此種非神功戲的「城市棚戲」, 成為六十年代香港「城市粵劇」的一種特色,這其實也是一種諷刺。
阮兆輝在一次訪談裡提過,粵劇班要在球場搭棚演出,是不容易獲警方批准,所以班政家想出與街坊福利會等地區組織合作,籌款也好,慶祝活動也好,總要找個名目來向警方申請;因此班政家必須和地區有良好關係,其中以黃炎先生為佼佼者。
我個人有一個猜想,粵劇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演出場次不一定如傳聞中嚴重萎縮,縮減的主要是規模,就是從大戲院遷徙到球場戲棚或地區會堂演出,當然無論觀眾人數和票房收入也大不如前。可惜,香港八和會館沒有保留當年的資料,猜想便只能止於猜想。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