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銀幕短打:微電影與本地短片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11]     我要評論

文:朗天

 前一陣子,電影教育界就微電影和短片的稱謂問題展開過好一輪討論。一些論者以為,過往一般把短於六十分鐘的電影作品稱為短片,而且具備菲林、磁帶或光碟等物質載體;微電影的長度更短,而且在網絡流通,只有顯示媒介,不需要可見的物質載體。由短片過渡到微電影,代表了時代的變化。

 但也有持意識形態批判的論點,認為這又是一次中港文化差異以至矛盾角力的結果。微電影是內地用語,短片是香港傳統叫法,不叫短片而叫微電影,反映了象徵權力轉移方向。情況就像最近另一個用語爭拗——究竟商場匯演,該用煙花(南方一向稱謂)抑或煙火(據說是北方叫法)?

 古來正名十分重要。傳統中國文化講求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政治就是正治,不正就無法好好管理,那關乎統治與抗爭、權力網絡的位置。不過,在我看來,與其單單關心這些,不如也花部分時間,思考一下本地的短片(無論必須叫短片抑或也可稱作微電影)文化問題。

 今天香港的電影教育,不乏先培訓年輕人拍攝紀錄片,搞好基本功和團隊合作,然後才學講故事。紀錄片要拍成長片的話,每是經年,頗費周章,所以交功課都會是半小時至一小時內的作品,然而這個長度變相框限或鼓勵拍攝者僅用一、兩天時間,找一個有趣或吸引觀眾注意的訪問對象,便可「交差」,深度和意義無法保障。

 至轉拍劇情片,年輕人往往有太多東西表達,短片長度變得不利敘事。支離破碎、節奏不勻、應詳細的簡略了,應明快的卻拖沓,比比皆是。創作人又每每太自我,沉溺於自己的作品,鮮有與其他創作人交流,評論(如果有的話)便更加不會去看了。

 一句話,本地年輕人每每視短片為長片的暫代。還未夠資源拍到長片便先拍短片,於是短片便沒有了自己的生命。換言之,短片作為一個創作形式本身沒有受到正視。單一化問題其實已十分嚴重。

相關新聞
陳安琪:拍出聶華苓的人格和國格 (2013-01-11) (圖)
銀幕短打:微電影與本地短片文化 (2013-01-11)
視事追擊:喪屍回歸 (2013-01-11) (圖)
最新影訊:磐石電影巡展挑戰極限 (2013-01-11) (圖)
《終極封鎖線》尋找金知雲 (2013-01-04) (圖)
影音館:吸血系列的完美句號 (2013-01-04) (圖)
流金歲月:俠影 胡金銓 (2013-01-04) (圖)
二手好碟:《一蚊雞保鑣》的本土精神反思 (2013-01-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