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本圖統治亞洲的野心在歷代首相所作所為可見一斑。
——以經濟文化滲透東南亞
二戰期間和戰後,日本極力通過各種方法滲透東南亞。從當初揚言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奪取戰爭資源、戰後經濟援助區內國家,到近年提出「東亞共同體」,盡是經濟和文化侵略手段,又通過政治「切入」獲取經濟利益,欲取得亞洲政治主導權,實現「大國」野心,同時加緊向東南亞輸出軟實力,企圖抹去侵略者形象。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鍾洲、孫志賢
「大東亞共榮圈」計劃除了在政治上企圖統治亞洲,在經濟上,更有「以日本領導整合亞洲經濟結構,從而為太平洋戰爭提供充足資源保障」的野心。日軍還十分注重皇民教育,在佔領期間,日語成為殖民國家中小學必修科。當時一份日本官員的報告坦承:「新經濟結構旨在保證日本永遠統治亞洲其他國家及人民。」
配合美冷戰遏中蘇 政治「切入」
二戰後,日本為配合美國在東南亞的冷戰政策,時任首相吉田茂提出「亞洲版馬歇爾計劃」,通過經濟援助東南亞,遏制中國和蘇聯。日本主要看重東南亞經濟價值,用它代替傳統的中國市場,因此該區是戰後日本投資最多、經營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地區,也是日本經濟的重要原料供給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然而,東南亞對於日本的意義不僅在於經濟,日本對東南亞的政治「切入」側面也不容忽視。
政治「切入」指日本從政治角度構建接近東南亞的政策,通過經援拉攏他們,骨子裡還是為其經濟擴張服務。上世紀50年代,日本提出利用其工業力量和技術,幫助東南亞建立經濟基礎,同時擴大日本市場,發展政治緊密關係。
不過,政治「切入」與攫取經濟利益的關係沒處理好,日本商人唯利是圖引起東南亞民眾反感,例如日本1970年代起經濟大規模「走出去」,日貨氾濫東南亞,嚴重阻礙東南亞企業發展,引發反日和抵制日貨。時任首相田中角榮1974年訪問東南亞時,就遭泰國和印尼學生抗議,譴責日本是「新殖民主義」。
後來福田赳夫提出「福田主義」安撫東南亞,聲稱日本不做軍事大國,確立與東盟建立「心心相印、相互信賴」的朋友關係,背後盤算是填補美國撤出越南後留下的政治真空。1993年,日本又主動將雙方合作範圍拓展至政治與安全領域,謀求以東盟為基地,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
小泉提「東亞共同體」 露狐狸尾
2002年1月,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問東南亞,提出「東亞共同體」構想。同年11月,日本與東盟簽訂一攬子經濟合作構想協議,呼籲在自貿協定、貿易、投資、科學技術、能源和環境等廣泛領域合作。翌年12月,東京召開日本-東盟首腦會議並發表《東京宣言》,促進自貿協定和經濟合作,還包括反恐、消除大殺傷力武器合作等,並寫進「東亞共同體」構想的內容。
前防衛廳長官、副外相衛籐征士郎就說過:「今後日本應以爭當亞洲盟主為目標。為此先要在構建『東亞共同體』過程中,實現日本發揮領導作用的戰略目標。」日本企圖通過加強與東南亞合作,利用「東亞共同體」成為「政治領導」國家的意圖呼之欲出。
文化侵略方面,日本在東南亞廣設培訓機構,免費教授日語,還組織當地人赴日研修,擴大日本影響。以緬甸為例,第三大城市密支那曾是二戰盟軍和日軍作戰最激烈之地,除一座佛塔外,均成廢墟。現在日人修建的「慰靈碑」、「慰靈塔」在當地隨處可見,曾在日留學的泰華農民銀行研究員披蒙婉表示,日本很注意在東南亞塑造形象,通過軟實力,日本在東南亞已擺脫侵略者形象,更多被看作是投資者和國際社會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