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提出短中期房屋措施,表示會提供逾12萬個單位。前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不相信有關政策能「百分百落實」,坦言「造地增供應」10招中大多需時長,並要面對種種必經的程序及諮詢過程,政府難以控制落實時間,「非戰之罪」,認為有人據此批評梁振英是不公道的。
程序諮詢手續多 需時難料
劉勵超昨日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坦言,梁振英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將政府用地用作建樓、工業用地改做住宅等,建設不少於128,700個單位,「很難可以百分百達到」。
他分析說,要將36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規劃,預計2016年前完成,「徵詢區議會時拖拖拉拉,這裡很難去計算時間,因為沒有法定時限」,而在規劃程序方面,政府改變土地用途首先要刊憲,然後諮詢公眾和區議會,去到城規會還要再諮詢,才會交予行政會議拍板,整個過程短則1年多、2年,長則難以預料。
劉勵超續說,要將13幅綠化地帶改為住宅用途,也有很多變數,尤其是7幅希望可以在2017年前會完成的土地:「環保人士一定會反對,我不知道綠化地帶是否有一宗成功的例子,若有人反對,2017年是否可以做到呢?」同時,無論是改變工業用地、委託發展商開發石礦場建設樓宇、或放寬地積比等等,全部都涉及漫長諮詢程序。
他說:「基於種種社會上的反對聲音,這些那些的,這是非戰之罪,並不是特區政府不想做,有人經常說他(梁振英)開空頭支票,諸如此類的批評,對他不是太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