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鄭哲敏(左一)1984年在北京石景山電廠爆破拆除現場。新華社
據央視《新聞直播間》報道,領完獎回家的鄭哲敏,得到夫人的誇獎是「表現還可以」。今年已經89的鄭哲敏說經常幫夫人洗衣服、晾衣服,科研家務兩相輝映。
作為「兩錢」的學生,鄭哲敏在錢偉長的課堂上第一次接觸了現代力學;在錢學森叮囑下,走上了爆炸力學的研究道路。「回國後,國家需要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鄭哲敏用自己一生的行動踐行了這句話,在科研這條寂寞的冷板凳上,一坐幾十年。
最愁獎金怎麼花
鄭哲敏坦陳,得知自己獲獎後心情有點「惶惶然」:「有了這份名,就有了這份責任,我這麼大年紀了,還能盡到多少責任?所以有點欠了什麼完不成的感覺。」而他眼下最發愁的,就是這筆剛到手的獎金,到底該怎麼花出去。
「科研在突破的那一刻很快樂,但是更多的時候很苦、很枯燥,在一遍又一遍的錯誤中尋求突破,在反反覆覆的試驗中總結創新。」作為中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鄭哲敏認為,學術界浮躁的風氣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原因,「現在一些人都急於求成,沉不下心來坐冷板凳,這樣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難有出色的、有重大影響的成果,最終會極大制約整體科技的發展。」
「當下的青年科研人員壓力特別是政策壓力很大,現在各種評獎評審、項目申請等,把人搞得很浮躁,東迎西迎,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鄭哲敏指出,年輕人急功近利、不能沉下心來,必然影響到他們開展科學研究和從事科研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