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寧夏農民在昔日的耕地培育松樹苗。資料圖片
水資源的匱乏讓世居陝甘寧的當地人想盡辦法找出路。對此,陝西省社科院院長任宗哲表示,老區可考慮引入水權交易的市場機制,加強對黃河的水資源利用,適當增加老區的配額,同時興建一批水利工程,例如水庫、調水工程、農村飲水工程等,廣開水源。
集雨蓄水 非長遠之策
近年來,寧夏固原、甘肅慶陽和陝北部分乾旱地區,已經開始利用集雨設施蓄水。但延軍平表示,這並不是一種長期行為,從長遠看,集雨設施半途攔截水源,對黃河非常不利。在延軍平看來,山川秀美的衡量標準是水的質量,要保證水質,唯一的辦法就是實施節水工程:一是從國家層面,要腳踏實地,不需要搞轟轟烈烈的調水工程,要從政策上引導地方政府、企業節水;二是依賴當地居民,形成全民節水意識,傳播節水文化意識,例如通過污水二次利用節約用水;三是開展節水農業,雖然成本較高,但可考慮將調水的成本轉移至發展節水農業上。
延軍平認為,陝甘寧革命老區是更應值得關注的區域。從過去來講,老區為中國革命作出了突出貢獻,開墾、開荒等大生產運動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從現在來講,老區的能源開發為國家經濟建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但又嚴重污染了水資源,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未來陝甘寧革命老區的工作重心應從經濟發展逐步轉移到生態保護,並最終轉移到水的保護上來,這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